雕版印刷,似乎不曾走进我们的生活。但就是这份的淡雅的手艺却让黄小健老师一心一意研究了三十年。
雕版印刷,现在的人几乎很少听说这个词,也难怪查询的资料说它是印刷史上的“活化石”了。它发明于唐朝初期,并在唐中后期普遍使用。其中,饾版和拱花被称为中国木版水印的两大最高技艺。
所谓“饾版”印刷,就是按照彩色绘画原稿的用色情况,经过勾描和分版,将每一种颜色都分别雕一块版,然后再依照“由浅到深,由淡到浓”的原则,逐色套印,最后完成一件近似于原作的彩色印刷品。
拱花,中国古代一种不着墨的刻版印刷方法。用凸凹两版嵌合,使版面拱起花纹,与现代印刷术中的凹凸印刷相似。以凸出的线条来表现花纹,衬托画中的行云流水﹑花卉虫鱼,使画面更富神韵。
但是随着现在印刷术的普及,传统的刻印受到了极大的冲击。黄老所在的浙江,以饾版和拱花技艺文明的西湖艺苑也遭遇倒闭。杭州已然失去雕版传承人。
黄老,一心追求中国艺术的淡雅心境之人,为恢复杭州雕版名气,坚持钻研木版水印技术。曾到扬州、南京、苏州四处寻访调班艺人学习,最终成为唯一一个让饾版和拱花技艺合体并被承认的手艺人。
其实,一开始黄老对雕版印刷并不是很有兴趣,但是随着日渐深入,越觉得这是一门艺术。哪怕是一个简单的成品雕版,都需要经过纷繁的加湿、勾描、分版等工序。
刻的工序最高境界就是拱花。第一次见到拱花的时候,黄老就被古人精湛的技艺所折服。只可惜,拱花的手艺在那时已经失传。黄老只能自己摸索研究,六七年的时间,一次次的尝试,一次次的失败。但是他从未放弃,他认为,既然搞这个行当,就要把这最尖端的东西做出来。
每一次进步,都会带给黄老满足与成就感。但黄老认为,与古人技艺相比,自己还有很大距离,所以每次都会沉下心来,思考如何去缩短距离。不仅仅是传承,更希望是一种创作。这位匠人如是说。
在这位匠人心中,印刷过程,始终都有艺术的感受在脑袋里面,国画不是细化的思维方法。是水墨、浓淡、线条,还要注意颜色搭配。考究匠人对画的理解,色彩的感觉。这是复制的艺术。传统工艺是纯手工,靠感觉来的。不像机械设备,千篇一律。制作过程中,有苦有乐,苦在其中,乐是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