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不单单只是教导学生,还要面对形形色色的家长。管老师在第三事:向前任老师了解家长情况这一点上可谓做到了极致。书上记录的年轻老师遇到的囧事可不少,从这些事上他也总结了不少经验。
比如要重点关注特殊的家庭、特殊的家长。夫妻离婚的家庭有谁?有残疾或重大疾病的家长是谁?孩子的家庭成员要弄清楚,错将“爸爸”认成“爷爷”会把事情弄得很尴尬。不要把所有人的成长经历都规定为学业、考试、好成绩这条路,殊不知还有其他很精彩的路。
遇到离异家庭,也要细致入微了解孩子的生活状况。比如管老师班上一孩子,周一到周五跟妈妈过,周六周日跟爸爸过。因此作业要发对人,否则家长一肚子气,怀疑老师不关心他的孩子。
管老师还以实际经历证明了“祸从口出”,老师是吃开口饭的,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如果被“个性化”理解后出问题,一定要及时沟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在我的教学经历中,渐渐体会到的是用语规范、清晰的重要性,而且还要反复强调,以免学生遗忘或被误导。学生对老师的话都会有“个性化”理解。比如有个小朋友因为咳嗽不能吃甜食,需要把学校发的面包牛奶等带回家。于是老师会叮嘱发点心的小班长,他不能吃甜食。有位小班长就理解为既然他不能吃,那么就不需要发给他。没有拿到点心的同学当时不敢反驳,回家诉说委屈,于是家长又找老师,老师又找到小班长,顺便跟全班同学强调这件事。一件发点心的小班长很熟练的事,结果也惹出祸端来,让学生觉得自己被欺负,家长觉得孩子受委屈,可见表达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中这种事不少见,及时沟通,解决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