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宝市河滨小学 屈靖
2022年4月,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公布! 2022版的新课标将至少决定未来10年的义务教育发展方向,重要性不言而喻。今天早上聆听了灵宝市小学语文新课标培训,触动很大,思考也很多。
思考一:心之所向,变“做题”为“做事”
翻阅《小学语文新课标》,可以看到一个最明显的变化,那就是增加了围绕“核心素养内涵”的目标系统,包括四点:文化自信、语言应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这也是学生学习语文四位一体的终极目标。语文核心素养,不仅体现在书面表达能力,更是影响人一生的人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培训中,薛法根老师提出的“语文学习要遵循教人做事的实践逻辑,而不是叫人做题的设计理念”引人深思。一直以来“少做题,多读书”的理念是语文老师的共识,语文教学就是给孩子打开一扇扇真善美的窗,而不是填鸭式的机械练习。即使,孩子面临小升初,即将选择各地各类掐尖选拔。我想,没有厚重的阅读积累、文学素养,只是一味的“刷题、刷题”,又怎能有深度的思考、精准的分析、超强的语感?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听、说、读、写”的过程就是在触摸一个个语言敏感点、触动一个个思维兴奋点、对接一个个生活落脚点,语文课程所培育的语文素养就是在这样积极的语文实践当中积累、建构起来的。换言之,学语文就是用来“用”的,语文与生活是链接在一起,不可分割的。脱离“做事”的“做题”,不应称之为“语文教学”。
思考二:行之所往,开启 “思辨式”语文新时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设计语文学习任务。学习任务群有三个阶段,一是基础学习任务群,包括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二是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包括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三是拓展型学习任务群,包括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由此可见,未来10年,我们要更加重视学生的思考与探究能力,更加需要关注学生学习内驱力的形成。再来回顾今年高考的各地语文作文命题,显而易见,语文教育质的飞跃到了!
如何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设计具有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任务群?这是今天的语文老师最应思考的核心问题。无论是着眼于孩子认知“生活的角度”、还是语文“学科的角度”、学生“学习的角度”,我想,老师都应有智慧地给予整个课堂“真实的生活情境”, 围绕大问题设计有内在逻辑关联的一个个小问题,形成问题链,将每一个任务设计成学生向往的“语文生活”,逐个击破达成学习任务群的目标。
一直以来,总认为高段语文才更容易进行“思辨式”教学。今天薛法根老师的讲座令我打开了新的视界。《风娃娃》中的角色代入,给图片搭梯子,“当一回风娃娃”,活学活用;《鞋匠的儿子》中学习林肯的三段话,还原生活场景,“学习用话语来为自己化解尴尬,赢得尊重”......学习语文,看起来简单,无非就是读读、议议、做做;但是,学好语文不简单,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不仅仅是语文水平的提升,更是个人风度、气度、思想、思维的立体化攀升。
思考三:专博相济,他山之石可攻玉
聆听小学语文教研员赵飞燕老师的培训讲解,更加汗颜学习的落后与不足。虽然工作头绪繁杂,但是我始终站立于教育的第一线,也愿意、乐意在小学语文这片天地不断钻研、深耕。告诫自己,不能再以精力有限为借口,跟得上学习的步伐,才能无愧于语文教师的职责。
信息化的时代,不出门就能接触小语界各位名师、大咖,采百家之长,补个人之短,丰盈头脑、大量汲取,才能有源头活水、不竭之泉。
站在新的学期,透析新课标,清醒地认识到:要准确理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整体规划学习内容,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探索语文教与学方式的变革,落实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更要实实在在教语文,眼睛里不单单盯着“语文”、盯着“分数”,更重要的是盯着“素养”,盯着“人”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