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爱的五种能力》想说一说自己对待问题的做法。
2016年孩子出生了,在一个孩子的家庭真的是视若珍宝。作为爸爸,经常会写文章记录他成长的片段,文字里洋溢着慢慢的温暖和爱。
孩子时时刻刻在长大,教育上的矛盾也逐渐凸显。2岁半的时候,给孩子置办了宝宝椅和吃饭的一套餐具,预想的是孩子能逐渐的自己学会吃饭。然而这个过程,他学了2年。现在已经4岁半,吃饭的时候还是3个家长围着喂饭,最夸张的时候小姨来了就是4个人围着他。
很多次因为吃饭的问题,在饭桌上和他发火。很严厉的那种,但是有老人在,发再多的火也没有效果。早饭如此、午饭还会如此,循环复始结果是孩子没改变,老人意见更大了。
孩子对于爸爸的亲近感也降低,睡前开家庭会议,他都会说:“爸爸得给我道歉,爸爸不能对我大声说话”。作为原则性很强的直男,孩子的话跟火上浇油一样,又把他说落一遍,他哭,老人又抱怨“他还是个孩子”’。
能好好吃饭都是别人的孩子,心里有了这种预设的结果。每一顿饭都没拉下说他几句,结果每个人都不愉快。妻子也说我,好不容易出差回来,父子间亲密过不了一天就剑拔弩张,难道回家就是为了训他?
现在出差了,每天会和孩子视频通电话,那头孩子会很亲切的叫着“爸爸,爸爸”,心里又变得暖暖的。
一直以来我都是一种强制输入的方式,让孩子接受规则。回想起小时候,被爸爸训了还挨了一巴掌,心里就按按发誓以后如果自己做爸爸一定不会大吼大叫、不会动手。以前立下的flag,现在做了爸爸开始打脸。
4岁半,他确实还是个孩子,是孩子就该用孩子能接受的方法。饭桌上发火,大吼大叫带给他的改变是,规矩没有形成。反倒是他的脾气更容易爆发,动不动就一跺脚,手一叉腰,眼睛一翻,嘴里嘟囔着“我生气了”。
我开始意识到,孩子做的不对的时候,家长做了更不对的榜样。这就像一面镜子,镜子这头我的表现被镜子那头的孩子全盘接收,并表现出来。
强制和家长的权威两种大棒并不能让孩子变得更好。在以后和孩子相处的日子里我才是需要做出最大改变的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