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上次看《断舍离》这本书已经有三年时间,今天整理家的时候将它从床头柜下翻出来,封面已经积满一层厚厚的灰,扉页上写着2014年7月25购于图书大厦。记得当时买这本书的初衷是要将它放置于枕边,让里面的一些基本理念时刻提醒自己,物不多,而在于精,让它时刻影响我的生活。
想起前些天因为朋友服装公司在西安要撤掉专柜,将剩余货品降价处理,价格已经低到比他们内购还要便宜很多,经不住朋友们的蛊惑,算上鞋和帽子这些配饰一共扫了十件,而且每件都超级喜欢,我不禁哑然失笑,女人发誓再也不买东西的诺言你永远都别相信。
再次翻开这本书的时,仍然有很多感触。
毕竟生活除了买买买之外还有处理、舍弃这些事情。看着满柜子的衣物,满书架的书籍,满箱子的玩具,却很难做到选择和丢弃,于是便在这种繁乱的环境中继续纠结。
断舍离类似于时下流行的极简主义,这本书不仅仅向我们介绍如何使我们的房间时刻保持干净,它的主旨是让我们在收拾的过程中坚持以“自我为主角”的原则,实践断舍离的思维和行为法则,扫除外在环境和精神世界的一切繁杂,从而达到通透、舒适、快活的人生状态。简而言之:
断,拒绝添置非必要品;
舍,即在筛选过程中,只保留当下最合适、必要之物;
离,即通过断舍离提高生活品质,认清自我,心情愉悦。
当我们对取舍感到茫然一片时,可以参照一位极简主义者约书亚的方法:将所有物品打包,每一天开始时,只拿出当天所需之物。当21天结束,未拿出来的部分即该舍弃的东西。
面对很多弃之可惜,放置无用的东西,只有做到舍弃才能不会受到其的困扰。记得看过一本书,说的是在一间屋子里,任何物品都会占用能量,堆积的越多,越会影响人的运势。所有女人都会在处理她们家庭事务时压力荷尔蒙激增,换句话说:物品的堆积会让你的感觉负荷过重,压力增大,并伤害你得创造力。
虽然知道了要舍弃的物品,并且也下决心当断则断,但面对到处都是杂物的屋子,我们仍然不知道从哪开始收拾。这时,就从衣柜开始下手吧,相信很多女性同胞和我一样,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过去几年因打折而囤积且确定以后不会再穿的衣物全部送走,这对于女生来讲很难,然而,你一旦打开了衣柜的大门,那也就同时打开了通往断舍离世界的第一道门了。
断舍离是一个反复的过程,通过不断实践最终可以收到来自自己的惊喜。因为对闲置的杂物的舍弃,留下的都是真爱和必需品。收拾屋子不再是抗拒性的行为而是为了保持好心情的自觉行动;对物品不断筛选的过程中,我们自身的品味会不断提高,有其物必有其主。从另一个层面讲,我们在断舍离的过程中会不断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目标坚定做事果断,个人气场和魅力自然也不断提升;最后一点,于物而言,被需要,才有价值,同一件东西,在你这里就是闲置,而在别处,却能充分发光发热。
我们所住的空间是有限的,但购买力却是无限的。扔东西的速度永远赶不上买东西的速度,使屋子里的物品越堆越多。羊哥经常调侃我的一句话:不是咱家的衣柜小,给你一间十平米的衣帽间,要不了多久,你一样会将它塞得满满!他说的是实话。
太容易得到的东西,不会珍惜,放在这里仍然适用。经常会喜新厌旧地买一些相同功能的物品回来,而旧的物品因为仍然可以使用,扔掉可惜,最后的结局就是长期被搁浅在某个角落中了。
这种无法扔掉的习惯正在慢慢侵蚀着我们的大脑,让我们不知不觉地成为应用程序里的“瘾君子”。前几天有个朋友想用我的手机下载个银行APP帮她转一笔款,但手机装了太多会用到的软件,导致没有空间安装,最后删除了一些没用的软件,装上银行APP后,由于长时间没登录账号,还是不能使用,最后不得不带上相关证件跑到银行办理了一趟。
无论是物质还是电子形式的凌乱堆积,都无法让人完全摆脱,但是你可以控制它们。每个人都应该在购买和消费中找到自己的节奏,让自己感受到对生活的控制力,和解放的内心。将空间留给自己,创造和体验自己的生活,不要被生活的繁杂事物缠身,没有目的的忙碌。
断舍离也是提倡节约的,它不是要求我们通过降低生活的品质来省钱,而是让我们选择最适合我们自己的。如果碰见一件价格稍贵但爱不释手的大衣,也可以选择买回家。
年关将近,如果家里的东西让你感觉不舒服,那么就要想办法腾出地方来了,让你重新感到轻松。世界万物皆有大自然创造,我们的一切物质都是借用而来,需要的东西用心使用,自己用不上的就让它物归其主,送人也好,捐赠也好,不浪费才是最好,这便是重温这本书所给我带来的最大收获!
-END-
我是闲茶淡花,忙碌生活中点滴感受以记之,并与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