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只要出生,就一定要面对死亡。所以任何人都一样,不论享有多么至高无上的权力,都必须要面对死亡,无一例外。
从不珍惜时间、不珍惜人际关系的人,也意识不到自身对死亡的恐惧。
一旦人们因为疾病或意外等事件导致自己和死亡擦肩,他们就会突然改变自己对一切事物的态度和看法。
实际上,他们恐惧的是死亡即将从他们生命中偷走剩余的时间。
于是他们会充分利用自己与死亡交汇前的“余生”。
其实,如果每个人都能以天为单位,充分地参与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天,那么他们根本就不会恐惧死亡将要偷走多少时日。
换言之,你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和时间,你就只能不断地与死亡较量,与它赛跑。
许多哲学家一生都在练习如何坦然地面对死亡,也就是说怕死是正常表现。
最能让我们安心和坦然的做法就是,珍惜自己的每一天,严肃认真地对待自己的每一天。
离别和终结都会令人们变得伤感和恐惧。
和家人及朋友的阶段性分离,每天、每月、每年的结束等都会使人感慨万分。
每一天结束后,你还能清晰地意识到第二天太阳会照常升起,你对于第二天还会到来这件事是非常笃定的。
然而,当人们预感到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时,他们内心的恐惧是没办法表达清楚的,因为一切都是未知的。
当他们面对未知的恐惧时,他们会因为害怕第二天不会如期而至,而变得越来越珍惜自己当下的时间,以及眼前的人际关系。
他们会开始活在当下,会专注地参与到他们正在的生活当中。
生活的意义只有在经历中才能实现。
智者珍惜时间和生命,他们会尽可能利用好自己有限的生命去创造无限的价值。
而其他人则是完全忽略了生命的意义,而常常在每一个当下焦虑如何妥善处理下一件事情,最终导致每件事的结果都有些事与愿违。
我们需要参与到自己所处的这个世界中,我们需要参与自己的每一天、 每一刻,需要主动去维系我们自己的人际关系,需要主动提升自己的思维和能力,以承担自己的家庭及社会责任。
没有参与感的自我是不够完善的,没有经历的生活也不能称之为动词。
只有当你真正地参与到每件正在经历的事情当中,真正地去经历、去体会、去感受,你才不会为过去感到遗憾和懊恼。
生活的意义就是活在每个当下,就是生活本身。没有完全投入的生活,都是毫无意义可言的。
当我们去旅行时,总能看到标准的游客拿着各种专业设备记录眼前的风景,但是有多少人是用心在体验整个旅程的呢?
不过都是从这个景区换到下个景区,购物、拍照、逛街等,回到家看看手机里保存的照片。
这样走走过场地出趟远门,跟真正去感受、去体验陌生城市的旅途完全不同。
有些人在旅行时,会住在某个城市的老城区,他们会租个短租房(而非酒店),会去当地人常去餐馆吃东西,会偶尔逛逛菜市场,感受一下所谓的市井气。他们会去深入了解那个城市的历史,并且会考古它文化及文明的足迹。
他们不会等到了下一个城市,再去后悔自己在上一站为什么没有去某些特定的景区。他们也不会为了下一站而忽视眼前的风景。
如果把人生看作一场终极的旅程呢?你没有真切体验过的那些时间,还能再找回来吗?永远不可能。
《清醒地活》的作者告诉读者“你应该经历发生在你身上的生活,而不是经历你想要发生的生活。不要浪费生命中的一分一秒去使其他事情发生,要珍惜你所得到的每时每刻。”
对于人际关系,你可以选择迎合他人,也可以选择无视任何人,但是你不可否认,在你的生命中,你参与并经历着各种各样的需要转换不同身份才能应对的关系,如家人、朋友、伴侣及其他社会关系等。
对于工作,你可以浑水摸鱼,但最终你只能耗费大量的时间去感受中年危机带来的威胁。
对于爱情,你可以不信任对方,但最终你可能会由于未能与对方达成合作、建立起亲密感而亲手结束这段关系。
对于健康,你可以用没有时间体检、或是讳疾忌医来自我安慰,但身体终究是属于你自己的,等到生病了才去调整饮食结构,可能来得及,也可能来不及了。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只是人们在依靠惯性度日时,忘记了时间是需要珍惜的,忘记了人际关系是需要维系的,忘记了身体也是有承受限度的,忘记了思想是需要提升的,忘记了生活是需要参与和体验的。
未能真正参与到生活本身,你就永远无法意识到生活带给我们的最真实的感受。
人们往往只在意自己想要达成的目标有没有实现,自己想要的生活有没有得到,而忽视了自己正在经历的事情本身。
你逃避成功的,一定不是你本该经历的。而那些正在经历的,如果不是你想要得到的,那么你一定还会设法去逃避。
任何一段经历,只要你深刻体会,你都会从中发现一些真相,并得到成长。
人生的意义就在于经历本身,经历意味着接纳,有足够的接纳力,才能妥善处理正在经历的事件,事件就不会成为问题,不是问题,就不必逃避。
因为有死亡这个未知的截止时间,我们才会意识到生命是短暂的,至少不是永世不灭的,知道它一定会结束,才会更加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刻。
因此,死亡并不是个威胁,而是协助我们持续成长的“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