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日记(散记随笔)
一、气温高起来了,要注意妨暑。
今天看到报道:有人已经因为高温患热射病,经抢救无效而亡。
没有空调的作业环境,最好调整作业时间,避开中午高温时段作业。
二、信誉就是生命线,一定要守护好自己的信誉。
信誉在,就算跌倒了,只要个体足够努力,能够提供相应的服务或者创造价值。大数据为作业背景的时代,相信总有机会,可以重来。
三、在参与者具备良好信用的场景里,深度链接,可以产生有效用户。
能够深度合作,从而产生更大的合作价值。
四、事在人为
那些让我们如此迷恋、深陷其中的各种各样的网络平台,其实,它们都是由人做起来的。
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五、邦交
这段时间,每天在新华社的App里跟一号贴,终于看出了道道:在生存和发展面前,邦交从来都是那枚很重要的棋子。
也许,不仅国之间如此,个体亦如是。
小编之所以混得像个瘪三,因为好些年里,个人的邦交值几乎为零,甚至负增长。
六、正面思维、挖掘价值
以前总是很嫌弃目前的住所,觉得它一无是处:
*面积小
*临近马路,噪音大,一天到晚吵S人。
*楼下有大型餐馆,就餐时间段,空气污染严重。
*属于本小区中的公寓小户型,居其中者,被贴穷人的标签。
*租户多,流动性强。
诸如此类等等等,要多嫌弃就有多嫌弃。
可目前小编换一个角度来看的时候,出其不意的发现,它却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楼下就有一片长条形的小树林,这片小树林长得还可以。这在城里,能够保留这片树林下来,是非常罕见的。
左前方不远的地方,以前也有一片小树林,但后来几乎所有的树都被刨掉了,被改成了居民休憩的小广场。
这片小树林之所以没人敢动,因为最早的设计布局,树林下面mai有XXX缆。于是,这片小树林才得以继续茂密葱茏。
对于在山里长大的人说:见不到树,就像丢了魂。因为太喜欢这些有生命力的植株,喜欢看到它们年年不惧风吹雨打、努力向上生长。喜欢这一种看起来简简单单、能够感知的生命力量。
*这条线的地铁拉通了,下楼走一分钟左右就是进出站口,出行老便捷了。座一站下,步行不远就有湖。
*座两站下,步行不远就有山。
树、湖、山全了,得天独厚。串联起来完全符合例行跑ma精神,这活动空间足够满足不同耗能的运动量。
健康的第一步,有足够的肢体活动空间。这地儿,这么看来,还挺接地气的。因为这地盘的空间有限,反倒愈发觉得这里似乎还成了一块宝地,弥足珍贵。
这是第一次以正面的视角来看待同一个自己曾经非常讨厌的事物。
思维跳跃到这里的时候,忽然就懂了那首歌词的写意:
“待我拱手河山讨你欢,生生世世,海枯石烂……”
言情是本小编的禁笔区,就此打住。
今天运气还不错,途径园里时,刚好碰上她们在打梨。于是,也跟着她们在地下捡了梨……
土生土长的梨……
图文简书首发,尊重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