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欲养而亲不待”
这样的悔恨之言,弥漫古今,这样的自责之风,千年不熄地吹着。你是否也曾被眯红了眼睛?一句千古之恨,可见不是没有孝心,而是因为疏忽了力所能及的马上行动,因为“等以后”这个概念盘踞在心在口中。明知这是一个错误,却仍执迷不悟,直到古人警告的都成了事实,才幡然醒悟,却再也来不及。
许多人并不是不懂得感恩,而总是任由“等以后”的思维惯式安慰自己,嗯,TA知道我心里是很爱TA的,只是我很忙,等以后有空了/有钱了/有心情了再去看TA。忙于生活,疲于工作。然后某一天突然发现,这个以后根本等不到,再苛责也没有办法弥补。
何不戒掉“等以后”,好好练习,做个凡事尽己所能的行动派。你会发现,所谓的爱和孝,并不是那么难表达。自然而然,这汇成为你抵挡世界的力量源泉。
1、也许需要的并不是很多很多的钱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大家普遍认为,只有价格标签才能衡量一份礼物的贵重,而非心意。用心去关注别人到底缺了什么,即便不是昂贵的东西,也能被珍惜,也能让人高兴。我记得有一年,给婶婶送的礼物,不过是一套花艺盆栽的工具套装,她却高兴得不得了。有一年,也是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她烧饭的厨房没有空调,每次烧饭都大汗淋漓。于是给她买了一个无叶的风扇,既方便打理又物尽其用。我给朋友抄写了一份关于写她的手写信,被她视若珍宝。
2、一些抱怨里赞叹里都隐藏着需求
认真听一听他们说的话,而不是心烦气躁应付或者思绪神游敷衍,你会发现,你需要做的给的都是些轻而易举的事情,却对他们而言,是一个重要的满足。曾经听到过老妈抱怨房间蚊子多,二话没说,给她某宝上拍了一副蚊帐,省去口舌省去纠结,只记得她后来好几次赞叹,真好,再也不怕有虫子蚊子了。其实并不是她不能去买,不过偶尔都会有拖延症的。你能立即行动的,不用指挥她,就顺手帮个忙吧。有个朋友,看到一套漂亮的餐具总是赞叹不已,却从不下手买,总说要等以后自己有家了再配齐这样的餐具。将就是她生活的基本套路,很多年前的衣服,总是说等以后。并不去揭穿或者怎么教育她。只是某次她的生日,给她买下了这套餐具,写了一个纸条:亲爱的,你值得现在就拥有你想要的东西过上你理想的生活。后来慢慢的就有了些变化。
3、也许爱根本就不是买买买的样子
好似物质才能去衡量重要。其实,花钱只是爱最浅层的表现。花时间,花精力,才是更妥帖的爱。前段时间看的一部电影《扭转未来》,主人公是个四十岁的中年男子,有一份看似光彩的形象顾问工作,却依旧活得如同loser。里面有个情节说他的父亲来办公室找他的时候,他对把他爸放进办公室的秘书表示质问和抱怨,要求秘书过六十秒后进去告诉他有急事快迟到了,还对着秘书补了句我恨你。和他爸的对话只是一句很不走心的“有什么我可以效劳”,问有没有收到他早上派人送过去的支票。他父亲的回答是“但我没有问你要支票,我要你过来帮我抬点东西”。男主人解释地很光面堂皇,说时间就是金钱,而且他的时间可比一个搬运工要值钱多了,所以他只能给他父亲一张支票。除开本身主人公童年对父亲有无法释怀的芥蒂以外,他也视爱的表达方式是钱。当主人公遇到8岁的自己的过程中慢慢反思,才懂得了理解当初父亲的糟糕只是也是他太害怕了,于是开始重新走回了父亲的院子里,为其花时间花精力。
所爱的人,其实很容易满足,甚至有的时候,不过是你好好照顾好你自己,他们就会很高兴。谁说爱别人的方式不能是好好爱自己。不要因为能给予的有限,而且把行动放在等那个遥遥无期的以后。戒掉“等以后”,你会过得更少的遗憾,收获更多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