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广泛认为的观点是:区块链投资,保持场外的赚钱能力很重要。
那么,子弹打完没钱买币了,又或者连场外赚钱的能力都不足够,该怎么办呢?
赚币,或许是一个靠谱的思路。
什么是投资
通常讲投资,会联想到的是VC买币炒股等。从字面意思理解,投资,即投入一定本金进入自己认为可增值的资产中。从关键词理解,虽然投资定义广泛,但基本逃离不开这3个关键点:本金投入,分析,可增值资产。
对于投资的理解上,并不一定只有投入金钱或者实物才叫投资。放在区块链投资领域上,即并不一定只有买币炒币才叫投资。若早期时候能够深度参与进入一个项目,投入你的时间精力等无形资产,与项目共同成长,分享它在成长中释放的红利机会,可获得的回报往小了说至少是赚取一定数量token,往大了想在做事情的路上,说不定可以遇见未知的“惊喜”,这未尝不是一种“投资”。
故,区块链的世界,每个人都是投资人,都是每个项目的股东,与项目成为命运共同体。
但,并不是所有项目都能够参与,也并非所有项目都值得参与。
赚token的方法论
用做产品中的“点线面体”四个维度1,去审视一个项目究竟适不适合自己,或思考如何参与项目姿势,可能是一个不错的方法论。
体
《孙子兵法》中提到:“求之于势,不责于人。”
即,做事要看大环境趋势。毕竟,大方向对了,做这个方向项目才能成长,甚至是借助趋势更好地成长,则参与进这个项目的人可能收获指数级爆发,而非线性增长。正如区块链领域中,早期参与进来的不少人借助区块链这阵风,纷纷实现“财务自由”。
在区块链行业中的“体”可以有很多,但内容平台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除了“18年是很多内容平台的落地年”这个常见观点之外,选择内容平台的参与方向,对不会编程不会运营各种不会的大多数的我们——普通人来说,动手打字或者点个赞,这个进入门槛实在低了太多太多。
并且,这样的赚币,可以是一个长期做下去的事情,在不断参与进入项目过程中,其实也存在ID品牌打造、个人崛起的过程。选择价值投资的长线赚币方法,既符合品牌形成,也可能符合通证经济或者自组织的趋势。何乐而不为呢。
面
一个“体”可以有很多个面,即一个方向下可能有对应多个“项目”同时深耕。
依旧拿内容平台举例,“面”可以是币乎,可以是Unetwork,可以是Steemit,可以是iveryone,可以是Yoyow的币问,可以是即将上线的赞我,等等……不同的面之间,现行项目虽产品设上存在部分重叠,却也各有自己特色。
找准平台的共性和差异,如,同样都是做内容,iveryone做区块链的facebook,币乎类似steemit内容社区,赞我打造全内容平台。
且搞清楚平台方的“需求”,他们想要做的是什么样的平台,想要看见的是什么样的内容,这些内容有什么特色,等等。围绕需求,再往下看看是否存在自己能够发挥的机会。
线
针对这个项目,我能够做什么事情,为它提供什么价值?涉及到个人技能资源与应用层上。
再次确认,内容平台真的很适合平凡的我们深耕挖掘,它能够借助数字世界的网络,获取在现实物理世界很难触碰到的潜在粉丝,以此放大个人影响力。
尤其是区块链世界中的内容平台。
它不同于互联网时代的显著一点是,能够比较充分地考虑到且保障各个参与方付出的成本以及对应收益价值。典型的例子已经被说烂了,如,用户提供内容给UCG平台,本身就应该获得属于内容的相应价值回报。这件事在互联网不行,就如,创作者付出时间精力,为平台提供有价值内容,却得不到其相应回报;粉丝注意力被广告攫取,粉丝应有回报落到了平台口袋。而区块链由于引入token通证,创作者提供内容,阅读者挖掘内容,内容投资者投资内容等,多方共建生态。
故,由于存在多方共建生态的可能,参与项目建设的姿势便丰富了起来。会创作的创作,慧眼识珠的点赞,人民币玩家还可以对好文进行投资。看起来很美好,但很考验产品的机制设计,即如何保证价值的公正分配,在项目发展中可能存在的坑还不少,就如币乎这一个月的发展。不过,既然是产品早期发展,当然有一个又一个坑要踩,这也给了我们更多机会不是么。
耐心,做好自己能做的,伴随产品走过漫长岁月。
点
针对于我能够做的事情来说,怎么安排自己的时间精力?等
这个涉及到个人管理层面,千人千面,逃不开什么“时间管理”“项目管理”等具体工具应用,在此不表,一起不断探索。:D
简单总结,本文按照“体——面——线——点”的顺序进行拆解,并且以内容平台举例分析什么是适合自己切入的赚币项目。实际上,“点线面体”应用顺序并不拘泥于此。若对自己的知识技能优劣势等十分了解,从“点”开始想也没什么要紧。总之,独立思考,法无定法,适合自己才是最好。
一起加油赚币,越参与,越成长。
Fighting! ヾ(◍°∇°◍)ノ゙
参考资料:
1梁宁(2018),产品思维30讲,得到大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