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上课的时候发现了一个现象,我们的同学在面对学习文章时的态度,简直让我匪夷所思~
最近我在给同学们上屈原先生的《国殇》,原文讲的是楚国为国捐躯的将士们英勇无畏的战争场面以及作者在悼念他们的基础上更多的是敬佩之情~~我习惯性地上课是先讲解题目,从题目入手体会基本的情感~有了感情基调再去学习文章… 感情基调我和学生们一起讨论了过后,因为在其他班级出现过不尊重作者,不尊重学习氛围的情况,所以我在这个班讲的时候就格外提醒,我们应该有什么心态和态度去学习这篇文章,当时好像他们都懂了……结果…………
在我讲解了“国殇”的含义后,我们猜测文章大概会写的内容,之后普及作者的生平,只是一个小小的作者简介,把课堂气氛弄的很尴尬……
PPT :屈原,名…… 字……… 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诗人。 …………
学生:屈原,名 屈,字 原,是我国第一位 跳江 诗人
我不惊讶学生不知道屈原的生平,我惊讶的是在我反复强调后还有“跳江诗人”这种字眼出现……随后还有学生说:“端午节就是纪念屈原的…” “为什么要纪念屈原?他跳江了就要纪念他吗?他还挺有先见之明的……… ” 我当时说:“屈原先生在楚国走向衰败时,面对自己的无能为力,他不能再苟活于世,所以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后面我也没有心情去讲《国殇》这篇文章了,让学生去预习其他文章了~~
课后我不禁反思:是什么导致课堂上出现这种情况呢?如果仅仅是不知道,那可以不说话;如果事先我没有提醒,那我也可以慢慢引导;可是在我反复强调过后还出现这种情况,是我很难过的事情…… 广大先贤的文章,相信作者在写作时也没有想到会流入今天学生的课堂。学生不喜欢学习,甚至出现了“厌恶”学习,这种情况是怎么造成的呢?我相信在教学其他阶段的老师和我一样在慢慢引导,可是现在我们面临的是17 18岁的学生,他们再过一年就是大学生了,再说远一点就是过几年就要投身于建设祖国的行列中去,这样的态度不仅仅是于自己吃亏,更多的是于社会的“悲哀”,或许一代又一代,我不禁想:他们的孩子以后会是什么样子呢?
这件事情发生后,我和我的小伙伴共同探讨了这个现象,她说在她任课的班级,这种情况很常见…刚刚开始很气愤,后来就还是会耐着性子和他们解释,引导学习,不求他们能够完全理解,但求能够对得起为人师表的良心……我对她的说法深表认同…或许他们现在无法理解,但是总是要经历的呀,他们用自己的阅历去点亮人生的道路,一步一步,都是要自己走的………
这件事情让我想起了我的初中班主任,他对我的影响是很深远的…我记得那时他常常对我们说的话就是:“教着13 4岁的孩子,想着他2 30岁的样子,念着他4 50岁的未来……”当时他也是第一次当班主任,满腔热血都用在我们身上…带着他的这份热血,他成为了宜宾市数学知名教师,参与编写多种教辅资料……他早已离开了我的母校,但是他对我们的影响,是最深厚的…… 之前看到朱先生说要寻找自己的榜样,我想:我的老师,便是我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