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里当然应该发生许多新鲜的事儿。
特别是现在网络时代下的社会,有些想要遮盖与掩藏的东西却没有隐匿的地方,分分钟的爆料瞬间传播得人尽皆知。
1月20日,多名网友微博爆料称,广西北海艺术设计学院举行的一门课程的期末考试中,试卷上出现多道令人匪夷所思的试题。
多么令人匪夷所思呢?请看这些问答题。
“你与异性有过性关系吗?
“艾滋病好在什么地方?”
“你将来想要小孩子吗?”
“你想断子绝孙吗?你要不要借一个好的种?”
“你能不能谈一下生孩子的感受”等等一系列问题,犹如一档专业访谈。
我们先不谈该校发生的这起事件是否合适,只是来说说目前我们所能理解的教育话题。
教育是神圣的,从小时候被父母送到学校的那一天起,我们都在坚持一种神圣的事业,那就是发掘自身的潜能,获取知识的馈赠,这是每一个作为学生在学生时代的职责。
我记得,在我接触到传播知识的老师时,当时是胆小如鼠的,不知所谓的害怕甚至犹过父母。现在仔细分析后认为,那应该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敬畏,建立在对老师的敬仰的基础之上的。
教师这个职业从古至今都必须被尊重。一个国家的强盛是什么?科技,经济,军事力量,文化底蕴,但所有的前提都是教育的坚持与支撑,世上没有无师自通的天才。
可是,当下的教育路上还是有些让我们隐隐不安。
前几年,我曾经的同学亲口告诉我,大学四年里呆在教室里的时间不到半年。我当时很惊讶,很想知道其他时间都去哪了?老师又是为什么如此纵容呢?读这个大学有必要么?即使读完了拿到了文凭证书啥的又学到了什么呢?
没有人知道,也无权知道。因为这里面难免有自学成才的特例,也有为了不是读书而读书的人,别人的未来不需要我们去操心,能否顺利工作也无关紧要了,这或许就是放纵的理由吧!学生放纵自己,老师放纵学生,家长放纵老师,完美的循环。
看看网络新闻,什么家长辱骂老师的,什么学生殴打老师的,什么老师逼迫学生的等等不该发生的事情都发生了,这又能说明什么呢?
利益淡化了职业的神圣光圈。
义务教育的实施基本上实现了全民教育模式,也许以后不会再有文肓的存在。但如果仅仅是只能认识几个字而已,那又将进入到另一种知识饥荒时代,没有起到真正的教育作用的。
私下有很多老百姓的苦恼,说的还是教育。有人曾说,目前的义务教育普及对老百姓当然是分担了不少,但同样的教育质量又成了另一种担忧,害怕自己的后辈仅仅是完成了义务教育而已,能否学到东西不敢保证。
这里就隐藏了利益与职业精神的问题。
不是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而是没有去到更好的地方。比如幼儿园,你将孩子送进一个月一千以上甚至大几千人民币的学校,肯定比你进入一个学期才几百元的学校要好。小学,中学同样如此,私立的要比公立的好,因为这之间有一条隐形的线。
无所谓的态度扰乱了教育的真正本质实施。
老百姓因为经济原因,选择了对学校教育的无所谓;老师因为某些制度或其他,选择了对自身职业精神的无所谓;孩子因为对社会认识的无知,也选择了对学习知识的无所谓,所以,教育在部分人的认知中已经无关紧要了。
表面上看不出问题的严重性,仔细分析下去,其实这已经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了,我们任何人都不能忽视这个话题。教育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强盛,关系到下一代能否真正的成长起来。
作为家长,我们要随时督促自己的孩子对于教育的认识;作为成长的一代,要对整个社会有全面的了解,补充自己,强化自身;而作为老师,我想“园丁”这个词虽然有些老化了,却是最合适的,是老师这个职业支撑着整个教育体系。
严谨,明确,职业化,那么,教育才能充满神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