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容易精神内耗的人吗?设想下面几种场景:多任务并行时,很多工作堵在脑子里,一天下来大部分时间都用来理清头绪了;一个困难的任务,比如要组织一个会议、跟陌生人谈业务,在做之前总是会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脑海中盘算,最后还没开始就被自己吓退。
这些都是精神内耗的表现:浪费大量思绪和精力在脑海中推演、纠结,却迟迟不愿付出行动。
这一周,我因为组建行业小组的事情,一直在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因为小组下周就要正式运营了,开营前我希望能够组织一次破冰仪式,但是从来没有组织会议经验的我,既担心大家不来参会,又担心自己不会说话,让场面变得冷清而尴尬。
为此,我先花了好几天的时间在脑中辩论:这个会到底要不要开。下定决心后又开始乱想:是不是该私下里联系大家,鼓励大家都来开会?可是这样又麻烦又尴尬,万一大家时间都没法协调怎么办?小组群里怎么没人说话,是不是都不想参与啊?
就这样想着、愁着,我这个星期的其他计划都没有怎么推进下去。
直到周五了,我认为再不推进就来不及了,终于在交流群里问出了这个难题,并与成功举办了破冰仪式的朋友系上。她介绍说,她一开始在群里通知也没人响应,但是开会的时候大家都来了,并且如约做了自我介绍,也讨论了小组建设的问题。她还强调了几个要点:
①小组刚组建,大家不太好意思发言是很正常的,但是既然都是主动申请加入的,其实内心都是很想参与进来的,你要相信大家的能力和能动性,更要主动鼓励大家。
②小组的运营问题不是你一个人想破脑袋能想出来的,要群策群力,把问题抛出来一起讨论,我们的小伙伴都是很聪明很积极的,一定能想到好点子。
听了朋友的建议,我豁然开朗:
①要站在小组成员的角度换位思考,我自己也对于发言、开麦等有恐惧,特别希望得到别人的鼓励,那么,为什么我不能主动成为那个贡献掌声、记住别人的人呢?
②做了再想,而不是想好了再做,困难是无法被一一想到的,困难也不会像想象中那么难。
于是,我结合她的方法和小组实际情况做了以下的行动:
①在小组内下发会议通知,并督促大家完成自我介绍和加入申请。
②为会议做两手准备,如果来的人比较多,就照常进行议程,并且我也会提前了解好每位伙伴的经历和分享内容,以便及时反馈;如果来的人不多,那么我会和参会小伙伴深度聊几个问题,然后找机会再开一次破冰会议。
经过这件事,我发现精神内耗真的害人不浅,不仅会挤占我们少得可怜的”认知带宽“,让我们无法多线并行,还会过度夸大困难,阻碍付诸行动。那么,该如何减少精神内耗呢?
1、一段时间内专注一个行动
在《The Myth of Multitasking》一书中讲到这样一个重要观点:当我们以为我们在进行 multitasking 的时候,我们实际上是在 switch-tasking。我们的大脑像最土的CPU一样在不同任务之间“轮转”,而不能真正“同时”做这些任务。
即一个人能多线并行的秘诀并不是他们同时做多个任务,而是一段时间内专注完成一个,将其他抛在脑后,然后在多任务节点之间快速切换。
这一点,是最基础的行动认知,想要清理大脑、放松精神,就要让大脑专注一事一物。
2、记录未完成事项,减轻大脑运转负荷
在明白了大脑在任务运行时的基本原理后,我们可以通过记录待完成项的方式,让大脑暂时忘记烦恼,从而能够完全投入到当下工作中。
一个很好的方法是,在多任务开始前,制作exce表格来切分任务节点,每次只专注于一个节点。你会很清晰地看到现在进行到哪一步,做完后要做哪些,再也不必占用大脑内存来盘算、推进任务了。
3、及时咨询经验,反对封闭思考
独立思考固然重要,但是当你缺乏经验、没有头绪时,思考就会沾染上情绪,然后开始攻击自己。此时,找经验丰富的人咨询是最快走出困境的方式。
4、及时记录与复盘,减轻认知负担
坚持日更,其实也是对精神世界的梳理。每天,我们的脑海中会划过大量无组织的思绪,如果我们长时间沉迷于此,又没有系统性总结,就很难养成专注思考的能力。所以,坚持记录、坚持复盘、梳理认知结构,让大脑变得有序而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