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多数人都有一定程度的自恋。除了与之相反的极度自卑的人以外。自恋比较严重的那类人不禁“深爱”自己,且基本上都觉得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所以他们提升的空间不大,因为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甚至连经典知识领域的东西都不屑一顾。这种人在慢慢长大的过程中,会比正常人有更多的痛苦。因为他们会发现四处都是墙壁。
武志红老师在《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里就提到过这种自恋行为的人。他们在各种情况下碰壁,但是无法深入客观的i分析原因,于是导致不断地碰壁。
比如说,即使是很自恋的人也是非常渴望亲密关系的,但是因为他们的心里只有自己,看不到对方的存在,即使表面上他们也似乎是“看到了”对方,但那也不过是他们内心对于恋人形象的一种投射。如果对方恰巧比较符合这种人所期待的样子,那么暂时和谐相处一阵子,等到必然的矛盾出现,多数情况下对方不太可能恰好符合他们的理想,那么就迅速分手。
所以那些迅速分手的情侣,一般情况是有一方属于极度自恋,让另一方无法忍受,或者干脆双方都是极度自恋的人,他们之间会矛盾重重,有多快在一起,就有多快分手。除了恋情,友情也是一样的。
日语中更是直接用“自我中心”来统称这一类型的人或者行为,比中文里“以自我为中心”更简略,且贬义更深,可以理解为人格上没有到达合格线。
所以即使他们渴望亲密关系,也很难建立真正的高质量的亲密关系。
这种相当程度自恋的人,对方很快也是能够看出来的。而他们本人也许比对方更快地想分手或者切断友情。因为他们很快发现对方根本不是他理想中的恋人,伴侣,或者是朋友。
而事实上,他们跟任何人在一起,都不会去切身努力地感受那个真切的对方,去体会对方的需求,去试着改变一些习惯去照料对方的感受。并且他们以“个性”为由,对自己的这一自私性的行为浑然不觉,甚至明知故犯。
这种人对于关系的渴求和实际想要得到的与付出的实在不成比例,那些自觉意识差的人更像是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面临很多潜在的危险。
心理学惯常说的“自我”是指无数相互矛盾的念头,以及围绕这些念头的种种努力。所以平时所说的“我”也只是这些矛盾念头中的一个“小我”,有人追求享受,有人沉溺痛苦,有人热爱奉献,真诚地帮助别人为快乐。
每一个“小我”受每个人的环境,遗传,性格,人生经历,甚至受教育的水平的影响,它常常会变成与外界形成关系的屏障。
要想走出孤独,就要跨越“小我”,真实地接纳自己和对方。
微不足道的平常事,也会让坚持小我,也就是非常自恋的人以自己的观点最为正确。所以德国心理学家埃克哈特托利很形象地说,有些人好像承认错误就等于小我的死亡一样。
自恋有什么快感呢?为什么大部分人都有一定程度的自恋倾向呢?
有人为家庭条件自恋,有人自负于相貌,有人以智商为傲,有人喜欢对自己高学历的背景沾沾自喜。
各种让人自恋的因素,让很多人乐此不疲,自恋的核心是控制感,让那些人误以为这个世界在他们的掌握之中。
只有当重大灾难袭来,他们才会知道人想要控制所有的事实是不可能的。
远离有这种能左右一切的幻觉的人。因为即使他们看上去光鲜亮丽,也仍旧有很大的破坏性。他们对于违拗他们想法的人和事,甚至自然现象都是充满敌意的。
我们需要的是拥有真正温暖人的力量,拥有能够坦诚谈心,并且会不断修正自己的思维误区,检省自己的道德责任的人与之建立更良好的关系。并且我们自己更要坚定不移地做那样的人。生活会更快乐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