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本来是一门朴实的学问,之所以变得让人费解,只不过是在入学考试这块凹面镜子给中的歪曲反映而已。 ——远山启
说起孩子的数学,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话要说:
怎么让孩子由“非学不可"变为"我想学“?
孩子到底需要不需要学奥数?
自己看到孩子的题目感觉都很头大,怎么教孩子?
“中国奥数第一人”孙路弘说过:作为妈妈,能够用来检验孩子对数学概念掌握情况的唯一方式,就是观察或者询问。
而数学在我们生活无处不在,比如:时钟、路灯、楼梯、扑克牌、骰子、温度计等等,无一不都是生活中的数学教具。
而从孩子的认识发展过程的特点来说,在生活中引导孩子在生活中发现数学也是必要的。
根据皮亚杰对儿童思维发展的研究结果:约7~11岁的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为具体运算阶段。换句话说,小学阶段的孩子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通过实践才能产生各种体验,从而积累知识和经验。
只要妈妈抓住孩子这个思维发展的这个特点,在生活中加以引导,孩子会认识到:数学并不是高深的学科,甚至会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那么如何教孩子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呢?
下面分享我在日常生活中教孩子的几个例子。
买房子: 平移了面积还相等吗?
我去年由于工作充电需要,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培训,在做题过程中发现了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在求一栋房子的面积时,很多人都认为用平移法就可以求得面积。
如下图所示:
其实想想,这其实是小学阶段的数学题,为什么大人还会犯这种错误呢?
发现了这个有趣的现象后,再想到我的孩子也在上四年级,正是开始学几何的阶段,我就把这道题也让他算算。
孩子先用的分块,我引导他:平移可以不可以?孩子先是不假思索的地回答可以,我再问;如果我们去买房子,一样的价钱,你是愿意买左边的房子还是右边的房子列?
他愣住了,毫无疑问,买右边的房子当然更值当,左边缺了一大块,当然不划算了。
我觉得这个问题应该以后他不会再犯这个错误了。
此举既可以巩固孩子所学知识,又是在给孩子以后解决问题的能力打基础。
十字路口:工人伯伯需要铺筑两次路面吗?
上周孩子放学回家到家后,脸色有点沮丧。
他从书包里拿出卷子说最后一道题做错了,题目要求算草坪面积,但是在扣减小路的面积时,两条小路的交叉部分面积算了两次。
四年级正在学几何图形的时候,而且经常跟生活练习紧密,需要家长带孩子多观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
我柔声说道:没关系,想想我平时带你出去,工人伯伯在修路铺沥青时,他会不会把路口交叉的部分铺两次呢。
孩子立马反应过来:肯定不会呢。
我说,那就是了,如果铺两次就浪费了,那算铺装面积当然只能算一次罗。
孩子连连点头。
然后我伸出手,两条手臂交叉在一起,说:如果这两条小路是一条路是地上,一条路是地下穿过,那么交叉部分算几次呢?
孩子也不含糊,说从上面看交叉部分重叠在一起了,但实际上还是要各算各的。
对,我趁机说道,我们马路下面过街的地下通道是不是这样,他们实际上没有重叠的面积对不对?
孩子连连点头。
引导孩子去生活中去观察、去发现,比一味给孩子讲解书上的题目好多了。
马路边的小树:还原植树问题的生活场景
四年级的小朋友开始学植树问题,几乎都能张口就来:小树排成一排时,小树的棵树等于间距的个数加1。
但是如果挪到生活中,小朋友就经常懵圈。
有天我接儿子放学时,经过马路时,看到路边排得整整齐齐的小树,突然想起考考他。
我是这么问他的:如果道路总长500米,两边一共栽了22棵树,那么小树跟小树之间的间距是多少?
儿子顿了一下,突然意识到这条路上学放学走了那么多回,老师数学课上的植树问题就身边呀。
我跟他说园丁叔叔如果事先不把栽树方案规划好的话,怎么能栽得这么漂亮呢?
后来,我又鼓励一起想想,生活中的植树问题还是哪些呢?
一找,还真找到了不少,比如,
爬楼梯、排队、钟表转动等等。
真庆幸我们的孩子还可以在我们的陪伴和交流下,在课堂之外找到学数学的乐趣,并且让他们乐在其中。
而那正是和我们,各位爸爸妈妈一起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