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自古以来都讲究礼,周公建立了周礼,而儒家学派的孔子,他主要注重的就是礼乐制度,他推行仁政,把礼乐发扬光大。
有一次孔子进入太庙,他要祭祀周公,他进入太庙,每遇到一件事都要细细的询问,有人就说:“谁说孔子懂得礼仪呀?他进入太庙里,每一件事都要问人。”这话传到了孔子的耳朵里,孔子不但不生气,反而说:“这正是礼呀!”
孔子对周礼十分熟悉,他来到祭祀周公的太庙里,却每件事都要问别人。所以,有人就对他是否真的懂礼表示怀疑。孔子是真的不知礼吗?我认为不是这样的。其实礼的本质核心就是一个字---敬,也就是发自内心的尊敬。孔子在进入太庙祭祀时虽然知道按礼仪的要求每件事应该怎么做,但还是要再问清楚,再确认一遍,这正是孔子对于礼仪之事谨慎的表现,这也是发自内心尊敬的体现。那个说孔子不知礼的人,又怎么会理解孔子对礼的这种至诚至敬的精神呢?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在古代,射箭是一种经常进行的活动,在射箭的过程中,也是讲究礼节的,在比赛前先相互作揖,表示谦让,然后再进行比赛。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的这种箭礼,行礼作揖,处处体现了谦虚的精神。孔子认为,真正的君子如果比赛非要分出高下的话,他们也会光明正大的与对方展开竞争,不会暗地里给人下绊子,这里体现的其实是君子不争,对于一个君子来说,根本没有必要去争,只要有德性,讲礼让,自然能赢得竞赛,赢得人心,这不同于小人,小人什么都争,如果赢了别人就很傲慢,骄傲自大,输了的话就气愤不平,生起嫉妒心。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这段大概是讲:画画之前先打上白底,然后再开始作画。子夏马上就明白老师的意思了,子夏就说:“是不是说礼也是后起的事呢?”子夏从“绘事后素”中领悟到仁先礼后的道理。孔子认为打好白底,是表示一颗人心是基础,要先有仁心才能做到礼仪,就如同绘画一样,如果置地不洁白,就不会画出丰富多彩的图案。
我认为礼是以忠信为主,以忠信为前提。如果没有了忠信,那么学不到礼,所以称为礼后,讲的是礼在忠信之后。礼是以忠信为根本的,所以儒家讲主忠信。忠信是讲仁心,忠信就是仁,人而不仁,如礼何,说明仁心是根本,要先有仁心,然后讲礼,这就是美上加美。
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六十四个人在自己的庭院中奏乐舞蹈,这样的事他都忍心去做,那还有什么事情不可以狠心的做出来呢?”春秋末期,礼崩乐坏,违反周礼的事情不断发生,季孙氏用八佾舞于庭是典型的破坏周礼的事件,对于这件事,孔子表示极度不满。对于志在恢复周礼的孔子来说,春秋末期是个礼崩乐坏的乱世,但孔子认为周朝的礼乐制度是一去不复返了,但孔子还坚信,只要仁心还在,那么恢复礼乐是迟早的事儿,所以,他一生都在周游列国,奔波游说。
礼不仅仅是外在的表现形式,还要做到内在的修养,这样,礼就自然而然的表现出来了,这大概就是内外兼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