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整理了几天人物履历,今天换个口味。昨天在省图书馆泡了一下午,今天分享一些摘录的东西)
1937年夏季,侵华日军相继在华北和华东制造了“7.7”和“8.13”事变。前者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进入了全面抗战阶段,后者则是全面抗战爆发后正面战场上第一次战区级别的会战——淞沪会战的开端。1937年8月,国民政府在若干内地省份成立了四支预备军,作为由军事委员会直辖的后备兵团。后来,随着战事愈演愈烈,各预备军所辖的部队纷纷被划至各战区,其“预备军”的编制也就失去了实际意义。从1937年秋季至1938年初,四大预备军编制相继撤销。
第一预备军,主要由广西驻军组成,正、副司令长官为李宗仁、白崇禧,下辖第七、八、九总共三个军团共九个师。1937年9月,因所部全部参加淞沪会战而解散。
第二预备军。主要由四川驻军组成,正、副司令长官为刘湘、邓锡侯,下辖第44(王瓒绪)、23(潘文华)、21(唐式遵)、71(郭勋祺)、72(许绍宗)、47(李家钰)、41(孙震)总共七个军和第四(邓锡侯)、五(刘文辉)总共两个军团,共计24个师。1937年年底解散。
第三预备军,主要有贵州驻军组成,正、副司令长官为龙云、薛岳,下辖第九(郝梦龄)、36(周浑元)、60(卢汉)总共三个军,和第六军团(杨森),总计十余个师,1938年年初解散。
第四预备军,由两湖驻军组成,正、副司令长官为何成浚、徐源泉,下辖第二(徐源泉)、73(王东原)、十(谭道源)、十二(张钫)、十四(冯钦哉)共四个军团,以及第74(俞济时)、43(郭汝栋)、37(毛秉文)、25(万耀煌)、46(樊松甫)、4(吴奇伟)、75(周岩)、76(陶峙岳)、49(刘多荃)军,总计26个师,1938年年初解散。
四大预备军在抗战全面爆发的不到半年之内便全部结束了其短暂的使命。由此可以看出,当时中国的预备役制度有着非常严重的缺陷。从某种程度上说,缺乏足够数量的合格预备人员比缺乏足够充足和精良的武器装备更加令人担忧。因为,真正决定战争胜负的最重要因素是人而非武器。
到了1944至1945年,抗战的情形有了十分明显的变化——一方面,中国在豫、湘、桂等省份的历次会战(豫中会战/河南会战、长衡会战/湖南会战、桂柳会战/广西会战,日军战史将三次会战统称为“一号作战”)中损失严重,且丢失了大片土地及其设施,特别是作用十分重要的铁路线和飞机场。但另一方面,正如陈纳德将军所言,由于1943年后中美航空兵实力的不断增强,日军占领区的扩大反而意味着有可能被中美空军攻击的目标增多了。且由于其更大的占领区域所导致的兵力分散的问题,反而为中国军队的反攻提供了有利条件(实际上,由于“一号作战”期间日军的重兵集团压向正面战场造成的其后方兵力空虚,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战场上的反攻成效斐然。而日军在向已占领地域补充防卫兵力又策应了一年后正面战场上国民党军的反攻)。更重要的是,由于中国远征军在1945年1月28日全线打通中印公路,使得来自美国、英国的武器、辎重能够大量抵达国内战场,这无疑明显增强了国民党军的战斗力。
于此同时,国军的编制调整再一次被提上了议事日程——1944年12月25日,中国陆军总司令部成立于昆明,何应钦、萧毅肃分任总司令和参谋长,美国将军麦克卢任副参谋长。隶直属于陆军总司令部的部队总计有第一至四方面军、昆明防守司令部、军委会直辖部队(3个军)和地方绥靖部队(4个军)。其中,第一至四方面军为旨在收复国土、对日反攻的主力作战兵团。
第一方面军,成立于1944年年底,正、副司令官为卢汉、关麟征,下辖第52、60军,第二路军,昆明行营山炮团、工兵团。抗战胜利后进驻越南接受日军投降,1945年底撤编。
第二方面军,成立于1944年年底,司令长官为张发奎,副司令长官为夏威、邓龙光,下辖第46、62、64军共十个师。1945年底撤编。(1945年6月,国民政府命令张发奎将军组织实施“白塔计划”,即收复广州。但由于日本在8月15日宣布投降,该计划便失去了实施的价值。)
第三方面军,成立于1944年底,司令长官为汤恩伯,副司令长官为霍揆彰、张雪中,下辖第13、20、26、71、94军共14个师,于桂柳反攻战役(南战场追击)中战绩斐然,1945年底撤编。
第四方面军,1944年成立,正、副司令长官为王耀武、邱维达,下辖第18、73、74、100共计11个师,于芷江会战中取得全面胜利,1945年撤编。
谨以此文纪念在抗战中浴血奋战和献出宝贵生命的无数先烈先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