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公元前650——前600年
空间:东亚中原与西亚两河流域
公元7世纪下半叶,东亚中原晋文公看似知恩图报的“退避三舍”,实际上是一种骄纵对手、激励己方士气的手段,非有霸主之胆略不可为。西亚两河的亚述人的杀戮终于走到了尽头,但短暂崛起的米底人孕育的却是强大无比的波斯帝国。
晋国(公元前1040年-前403年)所在地原为唐国,唐国被周公旦灭亡后,该地被封给了周武王之子,周成王之弟叔虞,叔虞于是成为唐国国君,因此故称唐叔虞。公元前770年,晋文侯曾会同郑武公、秦襄公等护卫周平王迁都洛邑。公元前746年,晋文侯逝世,儿子晋昭侯即位,把比晋国都城还要大的曲沃城封给了叔叔成师,史称其为“曲沃桓叔”。其后70余年里,“曲沃桓叔”屡屡攻打晋国都城、谋杀晋国国君。公元前678年,“曲沃武公”再次杀死晋侯并吞并晋国,并以珍宝贿赂周厘王,周厘王便封其为晋国国君,曲沃武公改称晋武公。一年后年,其子晋献公继位。
中国历史上有“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之说,分别是对古代东南西北各方少数民族的统称。其中,北狄由于曾助武王伐商,周初大量南迁中原,既参加过颠覆周王朝的叛乱,也曾与王室和诸侯国联姻。有“八狄”之说,足见其部族之众。晋国由于位于西周西北部,所以初期被狄人环伺。晋献公即位后,先是攻灭骊戎、耿、霍、魏等狄国,后又“假道伐虢”吞并虞国和虢国,史称其“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但因晚年宠信女人导致国政大乱,太子申生自杀,公子重耳和夷吾亦先后逃亡。公元前651年,晋献公死,公子夷吾在混乱中继位,称晋惠公。公元前637年,晋惠公死,晋怀公继位。636年,公子重耳在三千秦兵护送下回国赶走并杀晋怀公,称晋文公。他对内积极改革、增长国力,不计前嫌、内任用贤臣、励精图治、发展生产。他提拔狐偃为相,先轸为帅,赵衰、胥臣辅其政,使国家上下团结、政令畅通、国富廪实。他对外联秦合齐、保宋制郑,并尊重周天子赢得天下人心的策略。(西周时期,大的诸侯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晋文公登基后迅速将军队规模由两军扩充至三军,六卿,使晋国军力大幅提升。
公元前636年,周朝王室爆发内乱,天子周襄王逃出洛邑,求救于各国诸侯国。晋文公立刻出兵勤王,平定叛乱,护送周襄王平安回到了洛邑。大受感动的周襄王亲自接见了晋文公,赏赐了晋国几座城池,大大扩展了晋国的南部疆域,为其日后逐鹿中原敞开了大门。
公元前633年,楚国率领曹、卫等国包围了宋国,宋国向晋国求援。晋文公出兵攻打曹、卫两国,意图引诱楚军北上,坐收以逸待劳之功。但楚军并不上钩,而猛攻宋国,宋再次向晋军告急。晋文公一方面让宋用土地贿赂秦、齐两国,请他们出面劝楚国退兵,制造秦、齐与楚国的矛盾,一方面把曹、卫两国的地分给宋国,以坚其抗楚决心。公元前632年,晋楚两军在城濮正面对垒。昔日,晋文公在19年里先后流亡翟、卫、曹、宋、郑、楚和秦等七国。在楚国时曾受到楚成王诸侯的礼节接待,亦曾许下诺言,如果两国交兵将“退避三舍”。此次两军相遇,晋文公果然“退避三舍”。但晋军的礼貌性后撤却导致楚军轻敌冒进,被众志成城的晋军打得大败。消息传到周都洛邑,周襄王和大臣都认为晋文公立了大功。周襄王还亲自到践土慰劳晋军。晋文公趁此机会,在践土给天子造了一座新宫,以周天子之命召集齐昭公、宋成公、鲁僖公、蔡庄侯、郑文公、卫叔武及莒子各国签订“践土之盟”,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继齐桓公之后,成为春秋五霸第二人。
人们在津津乐道于“齐桓晋文”功绩的同时,不应忽视历代楚王向中原扩张的努力。公元前675年,楚文王病死,其子楚堵敖短暂在位。公元前672年,其弟弟熊恽杀兄夺位,是为楚成王。总体上说,楚成王是一位进去有为的国君,但纵观其一生却有点生不逢时的味道。前期,他向中原扩张的努力遇到了如日中天的齐桓公。不但三次进攻郑国没有收获,更在公元前656年,被齐桓公率八国联军兵临城下,不得不签订“召陵之盟”,恢复向周天子朝贡。其后只能暂时向东开拓疆域,先后灭亡弦、黄、英、夔等国。齐桓公死后,楚成王再度进军中原。中期,公元前638年,与宋国进行了有名的 “泓水之战”,并因讲究“仁义”的宋襄公不肯对楚军“半渡而击”而大获全胜,而后者则在次年伤重。后期,意欲称雄中原的楚国又赶上了晋国的崛起,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中被晋文公以“退避三舍”之计打的大败。楚国向中原发展的努力再度受阻。公元前625年,太子商臣因楚成王欲改立太子,而带兵包围王宫,逼迫楚成王上吊而死,自立为君,是为楚穆王。楚穆王即位后,尽力改变楚国在城濮之战后的劣势,先后灭亡江国、六国、蓼国等国,进一步控制江淮地区(今安徽中、西部);攻打并迫使郑国与楚国请和;攻占陈国壶丘;平定斗宜西、仲归叛乱。公元前614年,楚穆王去世,其子楚庄王继位。
当东亚的周王朝只能依靠诸侯的赞助维持自己的天威,曾经霸行西亚的亚述帝国也走到了自己千年挣扎的尽头。
亚述帝国在国王巴尼拔(公元前668-627年)时代尚能保持强大。他兴建了巨大豪华的亚述巴尼拔王宫,在宫中设置泥版图书馆,收藏了大量楔形文字的泥版,内容包括语言、历史、文学、宗教、医学及天文等各方面的知识,后因图书馆倒塌得以大量保全至今,是研究当时历史宝贵的资料。但在巴尼拔公元前627年去世后,亚述帝国因外部力量的持续入侵和被征服地区的纷纷独立而迅速衰落。
公元前630年,迦勒底人那波帕拉萨趁亚述帝国陷入内乱,逐渐取得了对巴比伦尼亚的控制;在626年亚述国王巴尼拔死后自立为巴比伦王。后与东面伊朗高原的米底人结成联盟,在公元前612年攻陷尼尼微,彻底灭亡亚述帝国。亚述帝国灭亡后,遗产被新巴比伦王国及米底王国瓜分,其中新巴比伦王国分取了亚述帝国的西半壁河山,即两河流域南部、叙利亚、巴勒斯坦及腓尼基,重建新巴比伦王国(公元前626—前538年),也称迦勒底王国。期间,继位的尼布甲尼撒二世先后两次征服南部犹太人的犹大王国。
与巴比伦人联合灭掉亚述的米底人原本是伊朗高原西北部的一些散居部落。关于米底人的来历,有人认为他们与后来建立波斯帝国的波斯人都是来自中亚草原的雅利安人,大约公元前2000年来到伊朗高原的。米底人定居在高原西北部里海以南的地方,波斯人则定居在高原西南部靠近波斯湾的地方。在抵抗亚述人入侵中的过程中,米底人逐渐联合形成国家,期间一度被来自北部高加索的斯基泰人征服。公元前675年,米底王国重新建国。国王普拉欧尔铁斯(公元前前647—625年)时起,米底王国开始向外扩张。他首先征服了伊朗高原西南部的众多波斯人部落;然后他同亚述进行战争,但遭失败并战死于军中。其子库阿克撒列斯(关于前625—585年)即位后,对军队进行了改革,把军队改编为枪兵、弓兵和骑兵等三个兵种。
公元前612年,米底王国在联合新巴比伦王国灭亡亚述帝国之后扩张到了土耳其半岛,与新巴比伦王国一道,一个在山区、一个在平原联手称雄两河南北。但米底人所做的这一切奠基的却是硕大无比的波斯帝国。公元前550年,波斯人居鲁士灭亡米底王国,公元前539年灭亡新巴比伦王国,把整个两河流域踩在脚下,后进一步扩张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陆的帝国。
需要提到的是,之所以此间关于两河文明的描述不多,主要是缺乏系统的信史支持,人们只能从众多的历史碎片中拼凑出其当时的大概情况。有学者推算,巴尼拔时期的亚述帝国人口约690万,而当时的晋国人口大约有400万左右。人们可以从这一点,对中华和两河文明的做个对比和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