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几篇关于生二胎好不好的文章。我是80末的姑娘,而且我家户口是城镇,从小学到高中我的大部分和我背景相当的同学都是独生子女,我觉得对于二胎的话题我有说话权,我想说说我们这一代,户口是城镇但非独生子女的感受。
在80年代,应该真的赶上了狠抓计划生育的那个年代。大概很多人受老一辈的思想,都想多生几个小孩,有个陪伴防老,有种传统思想,但是那时候就是急需控制人口的时候。大家都想生男孩,也并不会像现在这样担心,生两个三个小孩物质上达不到保障和需求。因为那时候大部分人经济条件也刚刚好转。
我记得小时候我的衣服都是穿一些表姐不穿的衣服,每天的零用钱最多是一块钱,看到同学每天在学校吃饭,家里给五块钱就觉得她家条件特别好。但是家庭条件是不算艰苦的,老爸是公务员,老妈做点小生意,能够一直供我读到大学,能够从小学到中学一直给我订阅各种杂志,买我喜欢的小玩具。所以我觉得,当时生二胎考虑的最主要的问题,并不是经济问题,而是一种传统思想,是你能不能躲过计划生育这道关卡。
非城镇户口生个二胎也许没那么难,我的一个堂妹家里不是城镇户口比我晚很多年出生,家里还是硬躲着生了下来。我呢,爸爸是公务员,当时生我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老爸的工作很可能被撤掉。所以我妈生我那段时间是躲在一个山沟沟里,我都怀疑现在找不到我出生的医院了,而且我出生后爸妈都不敢认我,直到一两岁懂事了才会从外婆家带我出去玩,而且好像当时还是被查出来了,还是我妈急中生智避免了我爸丢了工作的风险。感觉当时的公务员都特别的吃香,万一没有了工作,对我家的影响应该还是很大的。
我虽在这样的波折中成长着,也成为很多同学眼里不一样的人。小时候大家都很羡慕我有个哥哥(我哥比我大十岁),我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好,当然从十五岁左右之前,我一直是我哥的跟屁虫,他去哪我去哪,他玩什么我也玩什么,他喜欢看书,看电影,做美食,我都跟着他学着了。这些自然是有兄弟姐妹的好处。
但我也一直有自己的烦恼。我觉得这应该也有跟自己不是独生子女有关的因素。从小到大我都特别的独立,虽然很爱哭但是很固执,从小时候心里会去藏秘密,到长大了自己处理一些事情,都不跟爸妈商量,自己做主有时候他们也不知道我在鼓捣什么。例如我毕业后没跟他们商量,自己去跑外面去找工作了,回家的几年又去考各种证,自己缴费给自己报了个函授。
小时候大家都喜欢问小孩,是爸爸更喜欢你呢还是妈妈呢?我都会不假思索的说是爸爸。我就觉得独生子女跟不是独生子女的最大区别就是这里。一个小孩可以享有爸妈所有的爱,虽然有些不至于是溺爱。但是两个小孩,有时候你总是会被某个大人人默默的忽视掉。我当然不能说我妈不爱我,当我感冒的时候,她一直会守着我严重的时候带我去打点滴,当我学习不好的时候,她会自己先教我,再后来帮我请家教,她也会在我在外地读书的时候,给我发短信说想我了。
但是我总是觉得她对我跟老哥的爱是不同的。而且我妈跟我年纪又相差三十岁。当我看到很多女孩子总能跟妈妈像姐妹一样,我就觉得自己不像个女孩子。我家里出门吃饭,一般点菜的人是哥哥(他在我妈妈眼里,就是家里的顶梁柱),我喜欢吃的菜一般都是爸爸赞同,老妈听我哥的。在家谈论大事小事,我妈就跟我哥一条战线,我并不觉得自己哪里错了,也觉得并不是哪次都会错。但是我妈就不是不会支持我。后来,我就变得特别特立独行起来。
两个小孩就特会容易被拿出来比较。过年的时候我妈会说我哥拿了多少钱给她过节;我的房间脏乱,我妈妈会跟我说我哥多爱收拾;出门在外待人接物,我妈会说我哥比我更懂礼貌更懂事。只有对于结婚这种事,我妈把我跟我哥一齐批斗,我就觉得我多冤枉啊,我哥比我大那么多,好事就没我的份,坏事就拉我下水。
我想我就是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包括个人心智和成长体验。如果两个孩子都是女孩儿,可能情况就不一样,如果我是姐姐,那我也应该懂事一点,现在的情况是,我是家里的妹妹,在爸妈无形的忽视中成长,我就变成了拥有一颗硬邦邦心的女汉子,我当然也很爱我妈,但是总觉得少了一点桥梁。我当然也不会抱怨,因为我已经长大,我已明辨是非,即便我妈偶尔把我哥放到位置更高,但他们都是我最亲的亲人。
但是我想,就我自己来说。以后条件允许,我会生二胎,但我一定会注意对两个孩子爱的平衡和关心。生两个小孩很好,在任何需要亲人和兄弟姐妹关心的时候,你都多了一个伴,在你父母年老的时候,你还有一个带着血缘关系的亲人一起生活。但是就我自己的人生体验来说,生二胎,就一定要细微的把爱共同给予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