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我们似乎每天都绷着紧张的神经,全力付出百分百的努力,才能承担更多的角色责任,从而实现自我价值与幸福的人生。
但事实上,过高的标准往往会影响到生活的诸多方面,包括心理、教育、健康、工作以及兴趣等等。
对自己要求高,就会把时间都花在折腾自己上,对自己做好的90%视而不见,却对不够好的10%耿耿于怀、痛苦不堪。
很多人都是终日忙忙碌碌,却依然一事无成。如何摆脱这样的人生怪圈呢?
为此,德国作家斯特凡·德德里希斯推出了《恰如其分的完美》一书。
曾经的他,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完美主义者”,自己的严苛要求让他无法感受到真正的幸福、快乐,不知道如何与自己以及这个世界相处,并且深受抑郁困扰,自卑情结严重。
在经过了一系列艰难的考验之后,他终于能够自立,也为自己找到了存在的意义,过着幸福、轻松且快乐的生活。
如今的他,不仅是多家公司的股东,同时还成了畅销书作家和备受欢迎的演讲家。
回顾自己过往的生活,他最大的愿望就是通过这本书为那些被完美主义困扰的人们提供动力,通过重新思考看问题的方法从而找到自身的幸福。
01 是什么阻碍了我们的幸福?
“如果我们生来完美,那么生活有什么好的呢?”—安克·玛格高尔-基尔舍
我在职场经常会接触这样一些同事,工作很用心,事无巨细,但是很怕犯错,哪怕是寻常的错误、一点微不足道的失败,就会被他们无限放大,同时陷入深深地自责中。
不仅对自己,如果是别人做错了事或者失败了,他们也会抱怨和不满。
这些人都喜欢自称“完美主义者”,看起来很有责任心,对事业无限忠诚,可是风光的背后,他们也是疲惫的追逐者,即使收获诸多荣誉与成就,却很难感受到快乐。
作者在书中写到,有一位医生的儿子,正在学习医学期间,每天给自己很大的压力。尽管儿子的成绩优异,但整天陷入对失败的恐惧折磨,患有严重睡眠障碍。
为了帮助对方找到解决睡眠问题的方法,作者询问了医生的儿子很多问题,最后得出一个结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实现某个目标。
比如爱好踢足球,医生儿子踢足球是为了证明自己,取得好成绩。但是在对踢足球的描述中,他从未用到“快乐”这个词,因为他做每件事都是为了让自己成为成绩优异的人。
之后作者又问他,为什么要选择学医?他的回答是:“我认真想了想,我怎样才能赚到很多钱。”
由此不难看出,不仅爱好会给他带来压力,学业也会给他带来压力,他为自己选择了一份永远也不会怀着热情和奉献感去从事的职业。
长期下去,永远都是带“功利”目的性去运转人生,谁还会真正收获幸福呢?
很多人认为,一个人只要有理想,就要有干劲,也就需要不断拼工作业绩,将工作做得“绝对完美”,否则就是“躺平”,就是“佛系”,就是“胸无大志”。
但过度追求完美对每个人来说都并非易事,它对我们提出了苛刻的要求。
这些要求很快就会导致一个人长期产生不满足感和不安全感,使一个人无法获得快乐,总感觉自己永远无法达到完美的状态。无论多么努力,都总认为自己做得不够好。
这种内在的压力和不满使人无法发挥应有的创造力和生产力。最糟糕的是,过度追求完美会让人感到沮丧,甚至因此患病。
正上高中的女儿曾经告诉我,有次期末考试之前,班上有个成绩优秀的孩子因为生病缺课了几天,最后临考的前夜,硬是整晚不歇气,死磕复习到第二天早晨,结果考试时差点昏厥过去。
女儿很不解地问这位同学,为什么这么拼?不怕身体熬不住吗?对方只是浅浅地回复了一句,因为我要考第一。
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是,要尽可能做好一切。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我们都要勇争第一。这从根本上来看没有什么问题。
勇争第一、不断提升自己是有好处的,但是这样做带来的影响往往不止于此。在勇争第一的过程中,压力会变得越来越大,有时会变得让人难以承受,随之而来的是疾病及身心俱疲。
《恰如其分的完美》这本书中,正是在不断启发大家究竟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做到什么程度对你来说算是达到了完美的极限,你的人生价值观是什么,什么真正让你感到快乐,你追求完美的动力是如何阻碍你在生活中享受快乐的。
02 正确理解“完美主义”的两面性
有人可能会说,我追求进步,追求卓越,难道还有错了吗?
这里作者也一并要澄清事实,在我们如何认识“完美主义”时,一定要想理解它的两面性。也就是追求完美,既有好的方面,也有坏的方面,在两者间,我们如何能做到互补平衡?
首先,什么是正常程度的完美主义?
正常程度的完美主义对个人而言像是“助推器”,可以推动我们追求更大、更高、更好的目标。它帮助我们成长,脚踏实地、不断进步,让我们拥有更开阔的眼界。
具体表现特征:
1、有许多积极意义,如果没有它,人类文明恐怕不会取得今天的成就。
2、虽然对自己要求很高,但他们同时也接受人总会犯错,无论自己还是他人。
3、不会把挫折和错误归咎于自己没有能力或毫无价值,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有清楚的认知,同时利用每次机会,从过往经验中学习,持续发展和完善自己。
4、在达成目标、完成计划或实现自我成长后,会感到快乐,其自我价值感和自信心也会得到提升。
张艺谋导演的电影《满江红》在春节档又一次刷新票房记录,让人不得不佩服老谋子的高超拍摄手法与不断精益求精对电影艺术的执着追求。
多年来他的职业生涯里从不见有停歇的时候,即使执导冬奥会开幕式的间隙,也还在多个剧组里奔走忙碌,镜头前的他,永远是神采奕奕,干劲十足,看不出一丝疲惫。
显然,他的成功与他对电影事业的完美追求是分不开的,很多演员都说他对镜头的要求是极其苛刻,经常会为了一个细节反复推敲,直到无懈可击。
但是即使这样追求完美的大师,也一样会遭遇滑铁卢,他的转型电影作品也曾经有过备受争议的情况,也有电影票房惨败的时候。
这些挫败在他眼里就是一种激励,一种警醒,反而会促使他进一步反思,不断创新的动力。
假如他一再陷入批评和负面的困境中,如何还能在年过七旬之后还在一次次的创造票房神话,我们也看不到那场精彩绝伦,让世人赞叹的奥运会开幕式了。
所以,这样的完美,是能够享受成功带来的情绪体验,追求进一步的提升,但不会担心已达成的目标还不够好,也不会不停地责备自己不够完美。
其次,什么是神经质程度的完美主义?
神经质程度的完美主义者看待问题的方式就和正常程度截然不同。他们不会为已取得的成就欢欣鼓舞,已达成的目标不会让他们感到幸福,甚至觉得自己还不够好,觉得自己本能把事情做得更好,总在自我怀疑。
具体表现特征:
1、害怕失败,缺乏自信。总觉得自己没有全力以赴,还能做得更好。这种想法严重时会诱发抑郁或其他心理和生理疾病。
2、他们意识不到,其实有些事情他们已经做得很好了。就算既定目标实现了,他们也不会有成就感。
3、过大的压力,以至于神经质程度的完美主义者的创造力、执行力和转换看事情视角的能力受到严重限制。然而,这些能力通常是优化和推进事物发展所必需的。
4、神经质程度的完美主义者对完美的追求近乎病态,他们与其说是在追求完美,不如说是喜欢完美这一概念的感觉。通常,会表现出回避行为,因为只有表现完美,才不会受到批评,他们的主要目标是追求安全感。
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就是典型的完美主义者,从他的作品中近乎完美的一字一句以及极高的作品完善度上就能看出来。他本人的性格和生活方式也渗透着强烈的完美主义色彩。
三岛先生极其看重约定。不管是写哪一部作品,他都会在截止日期前完成。据说他对时间的要求也非常严格,自己从来没有迟到过,也从来没有等候别人超过十五分钟。
据说他还是单身的时候,有一次他约女方吃饭,对方迟到了,于是三岛先生留下一张字条,上面写着“请慢用”,在离开之前他甚至连饭钱都付了。从这一件事情便可以看出他对于不守约定的人是如何蔑视与讽刺的。
直到成为知名作家后,他依然保持对自身和他人极为苛刻的要求,并疯狂地痴迷健身,在一次煽动反动的演讲中,公然剖腹自杀而死。
书中说到,如何将正常程度的完美主义者与神经质程度的完美主义者区分开,那就是看人们是否真正享受已取得的成就并对其进行积极评价的能力,以及提升自己、变得更好的愿望。
03 如何做到“恰如其分”的完美?
完美有其存在的权利,这是毫无疑问的。在许多领域中,完美甚至是必不可少的。当以正确的度、在正确的地方追求完美时,它是非常可取的。
如果我们过去没有在正确的领域追求完美,人类可能永远不会登上月球,可能只有像蜗牛一样慢的交通工具,可能“进步”一词根本无从谈起。
问题不在于完美主义是优点还是缺点。因为完美主义既是优点,也是缺点。
在正确的地方以正确的方式应用,完美主义就是幸福和积极的东西;在错误的地方应用或以病态的方式应用,完美主义就是缺陷和障碍。
关键在于,如何认识到什么时候追求完美是合适的,什么时候它会变成绊脚石。
第一,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书中举了一个著名网球运动员阿加西的例子,阿加西的父亲非常爱他,可他却希望父亲能少爱自己一些。
因为,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为他的网球生涯制订了长远的计划,要把阿加西打造成一个完美的孩子。
为了完成这个计划,父亲对他特别严厉,无论大小比赛他都只许胜利不能失败。一旦阿加西输了比赛,家里的气氛就会变得特别压抑,让人喘不过气来。
一直以来,阿加西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哪怕最后他真的成为了网球运动员,也打心底憎恨着和网球有关的一切。
在一次采访中,阿加西告诉记者,因为畸形的童年,自己从未享受过快乐,而父亲对于完美的追求,还在时不时地影响着自己。
这个故事值得我们深思,是不是非得培养一个世界冠军或学霸才叫完美呢?但并非所有的孩子都有能力成为这样的人,想要从全球几十亿的人中脱颖而出,机率太渺茫了。
其实,很多成功人士也不完美,可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以及怎样去实现这些目标。
比如,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曾因口吃问题被大家嘲笑,但这并不会妨碍他成为一个优秀的演讲家;
著名数学家约翰.纳什被精神分裂症困扰,也不妨碍他继续研究数学,实现自己的梦想;
诗人莱昂纳德科恩曾说过,不够完美又何妨,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进来的地方。
接纳不完美,从来不是妥协或放弃,而是发自内心地接纳真实的自己。
第二,改变拖延,成就事业。
诗人顾城说过:“你不愿意种花,你说,我不愿看见它一点点凋落,是的,为了避免结束,你避免了一切开始。”
我也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有过类似完美主义的“强迫症”表现。
比如花很长时间进行了详尽的人生规划,却从没有行动过;工作报告内容明明很精彩了,却还在汇报的前一天修改到凌晨三四点;
整合最全面的一版交给领导后,发现删掉的内容很可惜,马上又开始后悔了......
很想维护自己在工作上的完美形象,不允许自己出半点差错。
可结果却正好相反,由于过度追求完美,却在不知不觉中就成了一个浪费时间的拖延症患者。
殊不知,这才是职场上的大忌。
那么,怎样才能不被完美主义所折磨?
把对职场上的期待,转化为促进自己奋发图强的动力呢?
作者的建议是“要直面缺憾,勇于迈出第一步,下定决心就行动”。
如果你想着去做一件事,那就去做,如果你不去做,别人就会抢占先机。
切勿瞻前顾后,总觉得时机不对,或者自己做得不完美,要推翻了重来。
在作者看来,这些都是借口,你不去做的理由一直都会存在。
第三、拥有试错的勇气
每个人都会犯错,尤其是在职场上,没有人能保证自己的所有决策都是正确的。
只有那些什么事情都不做的人才可能避免犯错。
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没有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在通往事业成功的路上,错误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铺路石作用,它也是我们能力的一种体现。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曾做过一项研究,探索对出错的开放态度是否会影响公众演讲的焦虑,心理学家将参与者随机分成了A、B、C三组,让他们分别进行演讲:
A组的参与者被告知“出错是糟糕的”,也就是完美主义者的观点;B组的参与者被告知“出错是难免的”,这是在暗示他们犯错可以被原谅;C组的参与者被告知“演讲需要出一个错误,哪怕出现更多意外错误也没事”。
结果让人惊讶,C组的参与者在演讲中感到最舒服,最不焦虑。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呢?
这是因为C组参与者已经把完美主义抛在了脑后,只专注于他们自己的表达。
正是如此,他们才能更好地去探索其经历本身,发挥其最大潜能。这个时候,错误已经无关痛痒了,反而变成了他们的一个阶梯。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犯错并不是人们避之不及的坏事,就算错误发生了,也可以是值得鼓励和庆祝的,因为,它能让人表现得更加出色。
没有偶尔出现的失败,我们便不会成长,也无法发展,我们需要在挫折和失败中进行学习。你会发现,自己在战胜错误的过程中,拥有了走好下一步的精神和力量,变得更强了。
所以作者表示,犯错也好,被批评也罢,都无需自责。
我们都要具备把某些事物排除在外的勇气,如果你总是沉浸在病态的完美中,反复纠结指责的声音,就会失去工作的乐趣,甚至忘记最后需要“交付”的任务。
与其过分计较得失,还不如对错误持开放态度,使批评成为自我成长和发展的助推器。
要知道,“不完美”才是生活的常态。
把宝贵的精力,留给最重要的事,寻找一种恰如其分的完美,才是我们获得幸福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