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13 19:24
前几日,金庸先生逝世的消息勾起了我小时候的一些回忆。说起来惭愧,金庸先生的书我未曾通读,但是儿时的一些机缘,让我零零散散的读到一些。即便是这些零碎的接触,我肯定的知道我的一些是非观、善恶观、民族观、国家观是因此而有有益的影响的。
记得自己是小学生的时候,有好几年的时光是在爷爷奶奶那里度过的,他们陪伴我成长了许多年,音容笑貌深深的嵌在了我的脑海里。大概是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在爷爷奶奶屋里的书堆里翻到一册书,书名是《连城诀》,这是我接触的第一本金庸先生的书,到现在我不敢肯定这是不是我读的第一本小说,但至少是我最早接触的小说之一。
爷爷奶奶家没有电视、没有冰箱、没有像样的家具,我的记忆中只有几张床、几张桌子和几张凳子,一张是爷爷奶奶的木制大床,床有些高,很宽,床板很硬,床前有一个卧榻,方便上床跟下床。床边有一个四方有脚的、深深的实木箱子,里面装的是爷爷奶奶的衣物。床头边有一个高一点的柜子,柜子里分好几层,里面放着爷爷奶奶的一些杂物,主要是爷爷的一些玩物,有小件的玉佩、珠子,几枚印章、刻字的刀、写字的笔、千度的老花眼镜,还有嘉庆通宝、道光通宝、咸丰通宝之类的铜钱。从这几枚铜钱身上,爷爷教了我一句顺口溜“顺康雍乾嘉道咸同光”,让我知道了一个朝代。除此之外也没有什么其他记忆深刻的东西了。剩下的就是书,印象中的这些书杂七杂八的,没有明确的科目,也没有怎么归类,甚至都没怎么整理,而且书都很旧。随意的静静的堆放在那里,一切都很随意。爷爷也没更多的爱好,就爱用他的大烟杆抽抽烟,用他的大号搪瓷茶缸泡上满满一缸的浓茶,喝干了又掺点开水接着喝,一天一缸茶是雷打不动的习惯。然后,就是捡一本破书津津有味的读起来,读的时候眼睛都快杵到字了,爷爷就这样一天又一天陪我成长,直到我再见不到他。奶奶就不一样了,奶奶每天都在操持家务,把缸里的米倒出来晒一晒,或是捡一捡里面的小石子、小虫子,或是把柜子里的衣物晾出来晒晒、拍一、弹一弹,然后又折好放回去,做饭、洗衣服这些家务活爷爷是半点都做不好的,全都是奶奶在做,奶奶在我眼里就没闲过。奶奶的精明还在于对家里的一切开销用度了然于胸,什么时令该添置什么、什么季节该吃些什么都一清二楚,把握得分毫不差。奶奶没事的时候,就爱数落爷爷,一直数落到爷爷不在了。我是爷爷奶奶的第二个孙子,就是老百姓家里的幺孙子,小时候,有一段时间我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为什么说这些呢?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中,我单纯而快乐的生活着。朴素的生活环境让我“无事可做”。不上学的时候就在家里翻箱倒柜的捯饬捯饬爷爷奶奶的物件,就这样翻了好几年,也没有发现什么“宝藏”。
后来,我渐渐长大了,到了小学五年级这个时候,有一天看见屋里那一堆半破半旧的书,忽然间产生了一种冲动,发现他们太不整齐了,堆得东倒西歪,实在看不下去。不记得哪一天,我就在书堆里翻来倒去的,想把他们堆得整齐一些。那个时候,大概也认识好几百字了吧,翻着翻着,翻到一本带有简笔插画的书,插画里的人会飞檐走壁、耍刀弄剑,于是就想知道他们到底要干什么,就拿起来翻看,看到文字描述以后,自己的头脑里不知不觉间形成一幅一幅的画面。这下觉得有意思了,于是一发不可收拾,看了一篇又想看下一篇,那时自然是读不出什么名堂的,只是随着文字的描述,脑子里跟着想象而已,读了一段时间之后才注意到这本书叫做《连城诀》,囫囵吞枣的看了一大半,最想知道的就是结局,依稀的记住了书里的主角狄云的名字,依稀记住了丁典、戚芳、血刀老祖、水笙这些人物。至于里面的恩怨情仇是一概不知道的,从那时起开始想象《唐诗选辑》里面居然有藏宝图,从那时起,一些江湖人士的形象开始在脑子里扎下了根。我是后来才知道这书是金庸先生的著作。
一个作者一个读者,而且是小读者,就这样通过一本书有了联系。后来,我在书堆里又找到了《碧血剑》,不过只有上册,没有下册,从这本书里,知道了一个叫做袁崇焕的名字,不知不觉之中,被他的高尚人格所深深吸引,不知道是不是从这本书开始,让我有了萌芽状态的民族观,为里面的大义所感染,记得下册是几年以后上初中的时候才看到。再后来,又在书堆里找到了一本破旧的《笑傲江湖》,不过,只找到了第四册,这一册写令狐冲和任盈盈在一起的情节很多,通过文字的描述,我的脑海里有了少男少女含含蓄蓄的表达模式,不知道是不是这一册书,让我有了对心仪女生的幻想。后来,我又在书堆里找到了一册《射雕英雄传》,认识到一个人可以不聪明,但只要肯努力,也会练就绝世武功,从这本书里听到了“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那振聋发聩的声响,不确定是不是这本书让我初步有了萌芽状态的民族观、国家观。至此,有一段时间我再没有看金庸的小说了,因为家里找不到。再后来,上初中了,读到一本杂志,记不住书名了,里面讲了金庸先生的许多轶事,那个时候我才知道,原来先生的书可以用一幅对子来概括:“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我扳起指头数了一数,先生的书我连十分之一都还没读,于是有了一个想法,就想什么时候把这些书全部读一遍。很多人不知道,那个时候找书读是有点难度的,要去寻访、要有机缘才会遇上一些人、找到一些书,不是你想看就看得到。后来,直到中学毕业,我才又读《飞狐外传》《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鹿鼎记》《笑傲江湖》《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书剑恩仇录》。至今,还有《雪山飞狐》《白马啸西风》《侠客行》《鸳鸯刀》没有拜读。
虽远隔千里万里,金庸先生的著作不知不觉中对我产生或多或少正面而有益的影响。我想,于我所见一斑,先生的著作更对千千万万读者产生影响,也许文化的传承就在有意无意的字里行间,不要去讲那些大道理,不要去品论谁的高大尚,有空时、得闲处去看一看、想一想,多少年以后会发现我们都认识一些人,是郭靖、是杨过、是张无忌、是令狐冲、是韦小宝......从这些故事中,我们发现自己也有一个江湖,如马大哥给先生的挽联:“江湖一人,一人江湖”。
金庸先生安息!
( 2018年11月13日于莲花池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