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的魔方魔术,既热闹又开心,在我看来是很棒的节目。当然,我也看到网上有许多不知是内行还是外行的朋友给它“解密”,又有许多朋友对它大加攻讦。节目放出来,好坏自然可以由天下人评论,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最好还是放平心态,有一说一,没必要装腔作势,作出一副把节目踩到十八层地底下的架势--这样的话,就不得不让人怀疑评论者的初心了。
其实魔幻之术,古已有之;许多传世的派别,不拘文武,都有自己的幻境秘传,用于警醒他们的弟子莫沉湎于外物而忽略了自身修行。“魔境”也好“幻境”也罢,最终要落在一个“破”字上,不破此幻则不识彼真;但如果根本没进入这个“境”,也就谈不上“破”。
这就好比那个渔夫和富人的故事。渔夫看似不需要作任何努力,也能和富人一样享受全然免费的海滩和阳光;但只要仔细想想就能明白,他们“享受”的完全是不同的东西;没有经过现实生活残酷锤炼的渔夫,永远都只能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他离“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幻境,尚且有十万八千里的距离,更不要说第三层的“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了。
秘传之外,还有普传为世人所知的一些小花样儿。传统文化不喜“魔”字,故称幻术居多。如现代杂技中的大量“花活儿”,在古代都要归入幻术范畴。西学东渐之后,科学昌明,信仰退位,人们对“魔”字也渐失了敬畏,故借西方的称谓,将其称为"魔术"迄今。
回头去看,不论魔术还是幻术,确实都是需要技术也需要资质和练习,但一直都被主流社会视为登不得大雅之堂的花样儿。即使记载在书上,最多也就是个“杂家”。像司马迁先生那样给优倡之徒堂堂皇皇地立传,可说是前无古人也后无来者的事。
司马先生的高明,在他看透了,这世界就是一个大戏台,不论台上的幻术师还是台下的观众,其实并无高低贵贱之分。无论近乎天神的三皇五帝,还是嬉笑怒骂的淳于髧,都只是很好地扮演了自己的角色的演员。只是不知,自己的角色完结落幕后,又有谁才是真正的评判者?
诸葛孔明先生说得好:“苍天如圆盖,大地似棋局。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区区如我,也不得不用手中的笔,来为自己的现世安好和死后哀荣来争上一争了--别说生命可贵,死亡还早,且去肿瘤警院的病房住上几天,就什么都明白了。
一定要紧张起来才能坐定下笔;但也一定要很放松才能写得好一些--这还仅仅是文气贯通些,离文采还差得远。这对于不习惯写完整文章的同学来说是难以理解的。我说的“完整文章”至少也要有高考杂文长度,也就是八百字。别看字数不多,这是有相当难度的事。但为了不让我的生活变成笑话,也不让我死后真的成为笑话,就要好好地写。
好好地表演我自己的幻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