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裂的状态是一种将好坏、对错简单地二分的心理机制,这和压抑不同,压抑是将无法接受的欲望或冲动等压制到潜意识中。而分裂与压抑的不同部分在意识层面,但是它们彼此之间互不相识、无法统合。
克莱因将偏执—分裂位定义在了生命最初的3~4个月,之后进入抑郁位,但从分裂到整合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会涉及不同的层面。成人世界里的“分裂”,亦会呈现出更复杂的表现。
偏执者将他人和世界视为具有恶意和攻击性,而将自己视为善良无辜和正义的,这是一种分裂;自恋者将自己和他人,要么理想化到完美无缺,要么贬低到一无是处,这也是一种分裂;边缘者紊乱的情绪,以及忽好忽坏的自体及客体意象,更是分裂的典型表现。而群体性的偏执—分裂,非黑即白地血腥杀戮,更是将“人间”沦为了“地狱”。
从分裂向整合的发展,也是从部分客体向完整客体的发展。
一个人在分裂的状态下,其实并没有把自己和他人当成一个“人”来看待,并不能丰富地体味自我与他人人性的多面性,只是很表面地贴一个自以为是的论断,也无法建立更深入持久的连接。
从自体、自我、客体关系的维度来看,人格是有其多维性的。人非完人,各有长短。家庭幸福者,在事业上碌碌无为;高智商者,在情绪上充满了混乱;自我实现者,却存在着自尊维系的困难……只有我们能够体会自我和他人都是有血有肉、有好有坏、充满了七情六欲的真实的人,我们才能够有爱的生发,有伤害的内疚,有修复的渴望。
至于这些心理发展在早期的呈现,克莱因谈道:“当妈妈的乳汁滋养到婴儿,让婴儿体验到被爱与满足时,乳房被视为‘好乳房’;但是当乳房成为婴儿挫折的来源时,例如没有被喂饱,乳房即被视为‘坏乳房’。但是幼小的婴儿尚无整合好与坏的能力,此时,爱与恨、满足与匮乏等,便处于彼此分裂的状态。”
克莱因在《嫉羡与感恩》中亦谈道:“爱的能力既推动了整合,也促成了被爱的与被恨的客体之间成功的原初分裂……整合是以一个根深蒂固的好客体为基础的,这个好客体构成了自我的核心。”
孩子在婴儿期的养育,是不是获得了足够的安全感与被爱和满足的感觉,这非常重要。在这个过程中不可能没有挫折,早期的分裂也是孩子发展过程中自然的心理现象,但只有当爱的力量超越恨的力量,黏合的力量超越分裂的力量,客体关系的整合及人格的成长才能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