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家虽欲共春,能事终推时大彬”,时大彬(1573—1648),明万历至清顺治年间人,制壶名家时朋之子。其壶艺在明代享有盛誉,多为文人记述。时大彬继供春之后,创制了许多制壶方法、工具、壶式。他开创了调砂法制壶,《阳羡茗壶系》记:“时大彬,或淘土,或杂碙砂土,诸款具足,诸土色亦具足,不务妍媚,而朴雅紧栗,妙不可思。”改进了供春“斫木为模”的制法,把打身筒成形法与镶身筒成形法结合起来,由此确定了紫砂壶泥片镶接成形的基本方法,这是紫砂壶工艺的一大飞跃。又创方形、圆形壶式,开启“方非一式,圆不一相”的新风貌,成为紫砂壶造型的典型壶式。 日渐臻熟的技艺使得时大彬的作品达到了“千奇万状信手出,巧夺坡诗百态新”的地步,史称“时壶”,其与陆子冈的制玉、江千里的螺钿、张鸣岐的手炉齐名,为人所珍。许次纾《茶疏》论:“往时供春茶壶,近日时彬所制,大为时人宝惜。”《阳羡茗壶录》载:“名手所作, 一壶重不数两, 价重每一二十金, 能使土与黄金争价。”
时大彬在紫砂壶领域中还有一大贡献,即将紫砂壶在型制上由大壶向小壶进行了转变。如我们过去所说,万事的变化都有它的底层逻辑做支撑,那么紫砂壶由大转小的原因在哪里呢?这须得从明代一个非常有名的文人茶“岕茶”聊起了。
前文有述,元初马端临编撰的典章制度史《文献通考》中曾记:“始知南渡以后,茶渐以不蒸为贵也。”自那时起至明代,绿茶散茶基本上以炒青、烘青工艺为主,有意思的是绿茶蒸青工艺却在晚明经济发达的江浙地区绽放出一朵盎然之花-岕茶。明代陈继儒(1558-1639年),华亭(今上海松江)人,与董其昌齐名,学识广博,诗文、书法、绘画均所擅长。武英殿大学士黄道周给崇祯帝上疏曾言:“志向高雅,博学多通,不如继儒。” 陈继儒在《白石樵真稿》中说朱元璋"敕顾渚每岁贡茶三十二觔,则岕于国初已受知遇,施于今而渐远渐传,渐觉声价转重。”可见岕茶在明初废团饼改散之后,未趋炒青大流,依然保留了蒸青工艺,岕茶工艺是先蒸后焙,明闻龙《茶笺》记:“诸名茶,法多用炒,惟罗岕宜于蒸焙,味真蕴藉,世竞珍之。”明晚期,岕茶名声渐大,陈继儒所辑《农圃六书》说其为“浙中第一”。
“岕”,指介于两山之间。岕茶,据长兴知县熊明遇约成书1608年的《罗岕茶疏》解释:“两山之夹曰岕,若止云岕茶,则山尽‘岕’也。岕以罗名者,是产茶处。”岕茶主要产于浙江宜兴与长兴交界处,稍偏长兴一侧的罗山。长兴、宜兴即唐代贡茶顾渚紫笋、阳羡茶的产地长城、义兴。
周高起说岕茶“叶筋淡白而厚”,“入汤,色柔白如玉露,味甘,芳香藏味中”,令人叫绝的是,岕茶更有奇妙的乳香。熊明遇《罗岕茶记》就说洞山岕“味甘色淡,韵清气醇,亦作婴儿肉香,而芝芬浮荡,则虎丘所无也”。怎么来理解这个“婴儿肉香”呢?想象一下,你怀抱着一个正处于吃奶期的小宝宝,然后你把鼻子附在他的身上,吸气,闻,就是襁褓中孩子身上带着的那种淡淡奶香的味道,有生活经验的朋友一听我这个话就明白了。
这个淡淡奶香实际就是茶氨酸的味道,这也是我多次给朋友们讲茶时候提及的,乳香在茶的香气中是非常高等级的一种香味。
如果一款茶,它的汤水中带着乳香,那么这款茶的生态一定是非常好的,茶品应为一流水准。《续茶经》引明人沈石田《书岕茶别论后》对岕茶有这样的评价:“昔人咏梅花云:‘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此惟岕茶足当之。若闽之清源、武夷,吴郡之天池、虎丘,武林之龙井,新安之松萝,匡庐之云雾,其名虽大噪,不能与岕相抗也。”
后图:
明.时大彬紫砂壶.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长兴顾渚山野生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