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本文内容属于深度研究性话题,为了避免误解,请确保你已经熟读了秘术长文《造物的七个奥秘》,及其后续的短文《四个“世界”中的「我」》系列;也请确保自己有足够多的耐心与专注;否则你可能无法明白我在说什么。
——————————————————
想必大家都知道「援助」一词是什么意思。但很少有人知道它其实可以被细分为三种,如下图:
其中的「声援」顾名思义就是“为某些人或事加油、呐喊、助威”的意思;而「同情」则通常意味着“关心与慰问”;「身援」其实也很好理解,就是“挺身而出、拔刀相助”的意思。
说到这里,有个重点必须要提醒一下,那就是:互联网中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挺身而出」,因为互联网本质上更倾向于满足人的大脑。譬如说,如果你在互联网上为某人发声、呐喊,你实际上只是在「声援」别人,而不是「身援」别人;因为你只是以虚拟的形式“挺身而出”而不是真正的挺身而出。
注意看现在有很多人特别喜欢在网上“打嘴炮”。他们有的在现实生活中其实只是一根废柴,什么也干不成。这就是为什么他们也喜欢沉迷于虚拟世界,毕竟只有在虚拟世界中他们才能找到一些价值感。
我的意思是,这些人甚至无法“躺平”。因为“躺平”意味安静下来,意味着某种程度的顿悟。或者说,当一个人开始意识到了「主观」的重要性时,「安静」就“发生”了。然而“打嘴炮”的人是无法安静的;他们是一群价值取向极度「客观」的人,所以他们会不断地寻找新的奋斗目标,就算下沉到虚拟世界也在所不惜。
言归正传,让我们来看一下如果在「援助」后面加上「交际」二字会是什么情况(合起来就是日语“えんじょ こうさい/enjo kosai”所表达的意思),如下图:
很显然这三种行为都与赚钱有关,但它们各自服务的层面却有所不同。首先就拿「广告营销」来说,它本身并非一无是处,因为它的确是在「头」的层面援助了别人。此话怎讲?如果你能结合本文第一张图表的内容你可能就会明白,广告营销实际上就是在「声援」它所服务的人群。它所做的一切本质上就是为人们加油、呐喊、助威;或者反过来强调某些事情的弊端与危机,让人们提早防范。这两种方式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部分人的焦虑。
而「情感热线」则是不同的;它不会去给人加油、呐喊、助威,它的重点在于「倾听」。换句话说,如果有一个人擅长以倾听的方式来服务别人的话,那么无论他是使用电话还是互联网,或是面对面交谈,他实际上都是在提供一种类似于「情感热线」的服务。
另外据我观察,目前社会上有很多的心理咨询师也常在提供「情感热线」般的服务。我的意思是,这其实是一种无耐。要知道心理咨询的工作远不止是倾听这么简单,这项工作本来还应该包含一些积极的引导。但往往很多求助于心理咨询的人他们的目的只是想找人倾诉,以至于有些咨询师不得不降低自己的工作标准来迎合客户。所以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这些咨询师就是在“enjo kosai”,但要明白这是在「心」的层面。
最后再看上图中所标记的「不可描述」。是的,这是人与人的「意愿」之间的互动。熟悉《四个世界》系列的朋友可能会记得「意愿」(Willing)在“三号世界”中的频率是高于「感受」(Feeling)和「思想」(Thinking)的,这也是为什么社会上那些“不可描述”的事情总是会和人的「道德品质」(Morality)密切相关。
总的来说,上述三种行为虽然都涉及到赚钱,但很难说哪一种行为更堕落,因为问题真正的关键在于意识的聚焦。例如:有些人虽然从事着一些「不可描述」的工作,但他(处子灵)更认同的是「头」的层面(比如强烈崇尚消费主义),这时候我们可以说他是比较堕落的。另外还有些人虽然从事着「广告营销」的工作,但他(处子灵)更认同的是「心」的层面(比如高度追求文艺修养),这时候我们可以说他的“频率”相对于前者更高一点。
然而“频率”的高低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是我们应该从一个更整合的角度去看待「援助」的行为。我们应该明白「声援」、「同情」、「身援」这三者是一个三位一体的关系,它们之间本应该是相互平衡的。一个健康的人应该学会如何在「头」、「心」、「身」之间找到平衡,否则他很难避免Fall的命运。
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我亲爱的朋友。文字虽然很短,基本上都是看图说话,但如果你能交替运用「静心」(Meditation)与「专心」(Concentration)的方式来进行沉思的话,也许会收获很多。如果想了解更多「头、心、身」方面的内容,也可以阅读本人的另一篇秘术文章——《“活在脑袋中”是怎样一种体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