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微讲座,做运营的朋友多少都不会感到陌生。与传统费时费力的线下活动相比,微信分享打破了空间限制,不仅更加易于操作,而且覆盖地域更广,覆盖用户也更多。对于微讲座这种已经不算太新的社群运营与活动形式,你是否还在观望不知该如何下手,你是否正在纠结参与的人为何不多?
下面我就从确定分享主题、邀请分享嘉宾、如何快速传播、选择合作伙伴四个关键的节点,讲讲我们之前是如何搞定一场上千人的微信讲座活动的经验与教训。
1.确定分享主题
我们是一款专注应届生校园招聘的网站,所以活动主要围绕大学生找工作这个话题展开,一方面邀请不同行业领域的嘉宾分享专业经验;一方面,邀请历届面霸分享自己的求职经验;另一方面,我们也会邀请有校招需求的企业,一起举办线上宣讲会。
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是我们举办的第三次微信分享活动。第一次我们选择与中央财经大学合作,邀请京东金融的嘉宾分享互联网金融怎么玩,让同学们了解最新的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
通过此次活动,我们摸清了微信群讲座的整体流程,后来就开始独立举办灯塔的分享活动了。第二次活动来的人不多,我们除了传统的分享和提问环节,还精心设置了模拟面试,让童鞋们提前感受一次真正的面试。
今年BAT校招开始的比较早,我们打算邀请一位嘉宾,分享互联网的校招经验:如何选择职位,如何准备简历,如何准备笔试、面试……
于是,我们按照这个要求,寻找适合的分享嘉宾,最后根据嘉宾的具体情况,把分享主题定为《我是如何斩获腾讯、百度,一举拿下4大Offer~》。
2.邀请分享嘉宾
确定分享主题的大概范围之后,下一步就是邀请嘉宾了。
一方面,我开始搜索自己的朋友圈,看是否有朋友可以过来分享。
另一方面,我在知乎闲逛时碰巧看到了雁冰写的一篇面经,讲述了他去年如何斩获百度、腾讯4大Offer的经历,觉得蛮不错的,就给他发了私信,向他简单介绍了一下我们是谁,我们想做什么,能否邀请他来分享?
他很快就答应了,我们加了微信,同样很快确定了此次活动的分享主题、分享内容和分享时间。当时正值阅兵假期,我们就敲定了9.4晚上20:00这个时间。
嘉宾请对了,活动也就成了一半。事实证明,雁冰不仅对校招非常有经验,而且逻辑性很强,准备非常充分。
3.如何快速传播
确定了分享主题和分享嘉宾之后,文案也就出来了。
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推广?
报名方式,决定了我们的口碑式营销:用户转发活动微信到朋友圈或者微信群,截屏发给小助手,即为报名成功。
转发截图这种司空见惯的报名方式,虽然有一定门槛,貌似提高了报名的难度,但是却在无形中增加了活动的吸引力,这也就带来了24小时不间断的微信朋友圈传播,不仅增长了更多的用户粉丝,更提高了品牌的线上影响力。
留一个小秘诀:每个群拉到400人,就不再拉人,剩下的100个名额留给已经入群的用户,引导他们拉自己的朋友进群,这样就实现了口碑式的裂变推广。
4.选择合作伙伴
如何选择合作方,对于推广至关重要。
选择合作伙伴,不外乎有2个选择:
一个是拥有同类用户群体的微信公众账号,我们的用户主要是在校大学生,所以我们联系的也都是校园产品背后的微信号。优势是彼此拥有相同的目标用户群,劣势是愿意帮你推广的微信号粉丝量都跟你相差无几,无法带来更好的效果,更大的扩散。
另外一个,就是现在很火的专门做微讲座的微信公众大号,比如思享空间,壹课等等。
最后,我们选择了气场最合、也最聊得来的壹课,当时壹课的负责人向华给我打了个电话,大家敞开了聊,非常直接、真诚,整个沟通过程特别高效,我们很快就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
经过壹课的转发,我们的活动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与传播,最终得以成功举办。在此也要多谢向华、博文小弟等壹课的小伙伴们,在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总是及时出手相救,非常仗义,也很敬业,虽然未曾谋面,但是感觉整个团队很拼很努力,这种专业精神真的很值得我们学习。
天时地利人和
古人讲“天时、地利、人和”,如果要讲风水,我们这次活动,一定赶上了最好的风水。我们早前定下的分享时间,碰巧是腾讯9月5日笔试的前一晚,大家都想来听听讲座,为明天的笔试做最后冲刺。这一点是我们之前完全没有料到的,所以说,时机真的很重要。地利,就是微信社群,如果这是一场线下活动,我们一定来不了这么多人,而且也不一定有这么好的传播效果。人和,嘉宾的精心准备、合作方的推广,都是最重要的,只有真材实料的干货和团结一致的推广,缺一不可,最后才能把活动办好。
最后,分享一些活动的血泪教训吧,希望大家引以为鉴。
我们一共搭建了3个微信社群,报名参与人数达到1344人,活动开始之后还有很多朋友在不断报名,由于先前对活动预估不足,人手不够,导致最后有一部分人没有被拉进群,深感抱歉,只好把活动干货速度奉上,以飨用户。
由于报名人数太多,最后采用了在一、二群直播,在三群转播的形式进行,到提问环节嘉宾再游走于每个群进行回答。大家的提问热情很高,问题很多,没有及时规整好提问队伍,导致一部分问题没有得到嘉宾的有效解答。
这都是我们血与泪的教训啊,在此希望给大家提供一些前车之鉴。不管怎样,这都是我们一次很棒的尝试,也希望借此机会与你多多交流,获得更多打开脑洞的活动idea。
林凡一,曾混迹媒体,自认最不靠谱的财经记者;曾浪迹天涯,路痴一枚漂了十八个国家;现投身互联网,任职高级产品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