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语文有“三怕”,我最怕“文言文”,尤其怕“句读(dòu)”——断句,最近的考试中,文言文断句又出状况了,如何迅速提高文言断句的准确性?怎样增强文言断句能力?您有什么操作性较强的办法?请指点迷津。
答:文言文断句,理解为王,语感为后,技巧为辅助。平时多读一些史传类文章,浏览一些古代文化典籍,积累一定量的文言词语和句式,包括文化常识,大胆尝试理解文章大意,初步形成文言语感,循序渐进,领悟并总结经验,自然会摸索出一些古汉语的基本规律,断句也就很容易掌握了——这才是文言文阅读之大道,大道至简,却也重视厚积薄发,讲究遣词造句,讲究章法结构,讲究气韵神采,这是登堂入室的不二法门。
若只为应对考试,那就讲一点雕虫小技,操作性强,现学现用,可以助你拿分,这就是文言文断句的六种方法:①读(文段)②找(虚词)③察(对话)④依(总分)⑤据(修辞)⑥辨(句式)。
1.读文段: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2.找虚词:文言虚词(特别是语气词),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①常见放在句首的发语词有:夫、盖、焉、惟、斯等等;
②放在句尾的语气词有:也、矣、乎、哉、与(欤)、焉、耶(邪)等等;
③出现在句中的虚词有:于、为、则、而、以等等。
④放于句首的复音虚词:且夫、若夫、乃夫、已而、至若、于是、虽然、至于、是故、向使、纵使等等。
例: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游褒禅山记》)
例:襄子曰:“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优莫曰:“桀纣之亡也∕遇汤武∕今天下尽桀也∕而君纣也∕桀纣并世∕焉能相亡∕然亦殆矣!” (《刺奢》)
这一语段中的位于句首的虚词有:而、焉、然;句末的虚词有:也、也、也。找出这些虚词,本题差不多就解决了。
3.察对话: “曰”“云”为标志。
例: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4.依总分:
例: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论语?卷八》)
熟读这句话,我们可发现句中提到了“益者三乐”“损者三乐”这两个总说的句子,继而分别阐述各是哪三乐,也就是说这是一种总分关系,这样问题就好办了。
5.据修辞: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
①顶真:
例:具告沛公∕沛公大惊。 (《鸿门宴》)
例: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对称
例:中山君喟然而仰叹曰:“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餐得士二人。” (《战国策·中山策》)
例句中出现了多个对称句。“与不期众少”与“怨不期深浅”;“其于当厄”与“其于伤心”;“以一杯羊羹亡国”与“以一壶餐得士二人”,我们只要注意到了这些对称句,断句就迎刃而解了。
③反复
例:“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吾孰与徐公美”“我与徐公孰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
这几句在文章中间隔反复出现,抓住这一特点,自然有助于断句。
6.辨句式:固定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断句。
比如:“…者,…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有些省略“者” 或“也”的判断句,或表示判断关系的词,如“为、乃、即、则”等,都可以为我们断句提供帮助);“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反问句式;“为…所…”“受…于…”“见…于…”等被动句式;还有“如…何”“况…乎”“何(以)…为”等固定句式。这些都是我们断句时很好的“帮手”。
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句子中的“不……乎”这一句式显而易见地帮我们做好了这一题。
例: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祭十二郎文》)
这个句子中的 “其…,其…,其…?”(表选择)句式很清楚地为我们解答了问题。
当然,这些所谓的断句方法并不能孤立运用,而应该是多管齐下,综合运用,才能奏效。
长按赞赏码,感谢您的鼓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