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几讲我们理解了“图式”,本周开始心理学重要课题:自我认同。
019 自我认同:什么才是真实的自己?
之前在企业里做领导力发展项目的时候,我一直有一种困惑,为什么很多项目,包括沟通,都以改变为目的?如果本来就是一种好状态,不变不好吗?为什么一定要变呢?
后来我理解了,改变是一种与时俱进,顺势而为。唯一的不变就是变。
时间的潮水中,人不可能永远停留在一瞬间,所以他要么激流勇进,要么随波逐流。看懂自己需要坚持的部分,看清自己需要改变的部分,这就是一种自我认同,也是一种坚定的信念和决心。在这样的底气下,无论变与不变,都是成长,都是变得更好。
20221213
✍020-假自我:外界评判对人的影响有多大?
当我们在做职业规划或个人发展计划的时候,我们会用到一个三环模型。这三个环分别代表:what I want(我想要什么,重点是自己的意愿),what I can(我能做什么,重点是自己的能力),what I should(我应该做什么,重点是社会的需求,别人的期望)。这三方面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我们会走怎样的路,成为怎样的人。
有时候我们往往放大了what I want,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有时候我们则过于关注别人的评价与期许 ,把外界的声音当成了我们自己的行为准则(what I should),久而久之,我们就会混淆了what I should 和what I want ,把别人的评判当成自我的需求。假自我,就是把定义自我的权力交给了别人,为别人而活着。
扭转假自我的突破口,不是要成为唯我独尊的人,而是对自我有充分的信任,以及好奇心。尊重自己内在的需求,更给与自己开阔而多元的发展空间,让更多的可能性可以发生。
20221213
021 自我稳定:为什么人们总是维持现状?
人就是一个综合的矛盾体。
既向往诗和远方的浪漫独特,又习惯于岁月静好的按部就班。喜欢确定性,确定太久了又觉得索然无味;喜欢冒险,冒险受伤了又想回到从前,哪怕没那么精彩,但至少充满生活的温暖气息。
人们的记忆力这是有多不好啊,早就忘了曾经怎样地想要改变,奋不顾身地告别过往,如同脱离泥沼。
这或许也是一种自我稳定的同一性吧,内心蠢蠢欲动,外表云淡风轻。“这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
20221214
022 强迫性重复:是命运还是选择?
我一直不太认同对一些人的心理阴影言必成称“原生家庭”或“童年创伤”,有时候看到那些疗愈现场的痛哭流涕,总会瞬间出戏。
无独有偶,那些在现场好像找到了自己“不幸根源”的人,离开了那个场域,会更加认命,他/她会觉得自己命该如此,天生就是不被重视,怀才不遇,不被善待,属于吸渣男体质……于是那些负面的行为和结果,继续发生,不断重复。
强迫性重复,其实是一种自我认同,以童年创伤和不幸的当下互为因果,以现实情境作为自己图式的自证,循环往复,永远在疗伤,却永远不会痊愈。
20221215
023 人格:谈论星座和MBTI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
一个人从小到大,逐步建立和养成成熟稳定的人格,建立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当我们看待自己和别人有怎样的人格特质,当然是需要有标准,但把这个标准作为工具为我所用,还是作为宗旨顶礼膜拜,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
星座、风水、各种测试量表,有时候可以给我们一些自我验证的心理安慰:哦,原来我就是这样的人。有时候也会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比如一件事情定了我就会想,我就是执行力强的大白羊啊,所以不要磨叽,马上行动!于是有了别人眼里的能坚持、有毅力。
当然最重要的,是活出自己,我们的一举一动,读书旅行交友做事,都是在完善我们的人格。
20221220
024 人格稳定:如何减少“精神内耗”?
这几日世界杯热度仍在,人们为阿根廷和梅西狂欢喝彩。当我们看到梅西亲吻大力神杯,总感觉奇迹的后面,有好多年轻的梅西在叠加支撑,从十九岁的青春里,念念不忘,到三十五岁打破僵局,终有回响。
一战封神,当然只是传说,那些不变的信念、勇气和执着,都融入了梅西的血液与灵魂。
作为普通人,就算有好多地方不尽如人意,我们也不需要徒劳地去改变人格,人格就像世界观一样,没有对错,都值得尊重,我们只需要为自己的独特人格找到最能闪光的舞台,就是成功!
20221220
025 标签化:怎么用好人格标签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不要给人贴标签。
然而,当过老师或HR的我,也想从另一个角度告诉你,“贴标签”虽然简单粗暴,但真的很好用,关键是,用好它。
你可以用贴标签的方式,快速记住班上学生的名字,大致了解各部门长和同事的特点,方便后续开展工作。当然人与人的相处,一定是来日方长,全面了解一个人,必须对标签做随时的校正。
标签是人格的简化,只能作为线索,不能作为全部。真实的人永远比他的标签更丰富,也更复杂。
20221221
026 心理学书单1:入门教材该选哪本?
喜欢这样的荐书,也许真的不会去按图索骥找来看,单单了解个大概,就已经有大有收获了。
人生有限,时间更要用得合适,有李松蔚老师把专业心理学书单像老熟人唠家常一样讲给我们听,有需要就去找来看,没时间就暂时放放,完全没压力。
20221222
027 关系中的人格:面对老板和伴侣,你是同一个人吗?
一个拥有健全人格的人,会在不同的关系中,游刃有余地进行角色切换。他会无形中形成某个标准,因为不同关系的不同场域,让他自然而然地呈现出相应的人格而让自己和别人更舒服。
我妈妈特别能干,家务事一个人全包,而且做得又快又好,于是我妈在的时候,我就显得特别低能,好不容易学会的一些技能全都原路返回。但妈妈不在身边的时候我也不至于饿死,还会搞一些创意菜来显摆显摆。
这就有点像是企业管理中的情境管理,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人,对应不同的管理方式。这也算一种因地制宜。
20221226
028 语言建构:你是你说出来的
语言建构有一种非常神奇的魔力。
根据建构主义的主张,所有被认知到的事物都没有独立的客观性,而是主观建构的产物,语言建构也是如此。
不同的语境下,我们的语言库会呈现出不同的表达方式。当我们身处一个高大上的文化沙龙,我们的用语也会不自觉偏重于书面语;当和狐朋狗友在大排档喝啤酒撸串,我们都更会选择接地气的口头语。这样的一体多面,经常会出现在我们的语言体系里,让我们拥有更多元的侧面和人格,显得丰富而立体。
20221227
029 分歧:遇到不同意你的人怎么办?
建构具有两个重要功能,一个是为我们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另一个是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我们。我们对同样的事实往往遵循不一样的建构逻辑,这导致了分歧的产生。所以,当我们接受了分歧是建构的产物,我们就会变得更包容,也能理解为什么一个在我们眼中理所当然的事,在别人眼中却是另一番景象。
那些网络喷子,也不是故意要当杠精,当他们看到自己的言论引发争议,他们会更觉得自己的建构是对的,对方的建构是错的,非此即彼的对错观,让他们越战越勇,以至于更加坚定地把目标设定为打败对方,而不是关注事情本身了。
时刻要记得,我们需要去寻找并实现真正的更重要的目标,而不是别人的认同。
20221228
030|拖延症:一种“病”是怎么被发明的?
拖延被看成一种病,有一种出发点是完美主义。而战拖有时候也是一种类似的建构,同样也是一种完美主义情结。
为了战胜拖延,每天卡着点做完各种事情,其实也是挺痛苦的。因为会有新的任务向我们涌来,就像是套上了永不停止的红舞鞋,疲惫却永无尽头。
20221229
031|总结:如何训练稳态的思考方式?
风物长宜放眼量,建立一个健康成熟的人格,需要有长久而持续的稳态。
辞旧迎新之际,有太多的计划因浅尝辄止而被强制清零,又有太多的新计划雄心勃勃地开启。相比于制定那些中看不中用的计划,我们不妨放平心态,稳健而现实地规划自己每一天、每一周、每一个月、每一年的生活。
所有的稳态都是暂时而相对的,只有扎扎实实踏稳每一步,才能如履平地地跨越险峻起伏的动态时间轴。
2023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