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说:有时候聚会的时候,身边的人总会抱怨婚姻或者聊负面的家长里短。由于原生态家庭的关系,自己本身对走入婚姻有一种恐惧感,每次这样的聊天,总会加深这种感受。
我说: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一种能量的传递,当自己的能量不足以影响对方,就会被对方影响,积极的能量可以走的近一点;消极的能量,尽量远离。
记得杨绛先生也说过:这个世界,并不是所有的关系,都是一成不变的,总是消耗你的人,总是给你带来负面情绪的人。如若你不能一时离开他,最起码,最起码可以做到不看重他。
如果想改变,先要学会筛选朋友圈。根据“5只大猩猩理论”,一只黑猩猩会表现出和它走的最近的5只黑猩猩的行为。当把这个理论延伸到人与人相处当中。可以说:你的行为习惯,语言模式,思想形态也是和你最近的5个人类似。
那么当发现周围的人抱怨,埋怨的人比较多的时候,首先要反思,自己是不是这样的人。人只要反思才重新认识自己。当把性格层层剖析,就会找到自己当下的状态如何产生。
其次,对于当下的自己,独处比合群更重要。独处可以思考,独处可以联结自己的内心。可以练习净语的修行。语言是有能量的。“我爱自己”和“我讨厌自己”会产生两种不同的感受。而且语言的迭加就变成了自己的人生。
第三:疗愈内在的小孩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说:一个人幼年经历的大大小小的匮乏和不足,会在成年后衍生出有害而难以控制的脾性。
这里的脾性可以认为是性格。从这段文字中说明,脾性不是天生,而是幼年的经历的匮乏和不足。如果在童年里缺失爱,那么在成年里也会有同样的感受。
如果在童年里经历恐惧和不安,那么在成年里的恐惧和不安依然存在。只是换了不同的场景。
而这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只要有勇气和毅力,大脑可以重塑。所有的感受只不过是潜意识中的念头,这些念头要么在过去,要么在未来。当没有了这些念头,你就有了当下的感受。
《大学》里讲,格物致知,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格物是什么,如何格?可以理解成自律,当你控制自己的行为的时候,就可以控制思想。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里的新不是新的知识,而是不停的做一件事中,感受新鲜的力量。和格物致知是等同的。
一行禅师说:你要对走路有觉知,对吃饭有觉知。当能觉知到日常的生活,那么这些来自过去和未来的念头也就消失了。念头消失了,恐惧和不安也就消失了。剩下的是全然的对当下的接受。
有时候,我们只是懂了很多的道理,当道理没用于行,只能算知,没有道。你要把知识变成智慧,才能替代潜意识中的念头。这时,看世界的角度发生了改变,你的能量也在发生改变,你的人生也就发生了改变。
改变从格物,温故,自律开始;改变从觉知走路,吃饭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