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听过一句话说: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命、运、风水、阴德这些都太过玄奥,我们一般人玩不了。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只能选读书了。
可是我们从小到大,从幼儿园开始到大学毕业,都一直在读书学习,甚至离开了学校有很多人也没有放下书本,不断的读书学习。但是能真正靠读书改变命运的只是凤毛麟角,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该如何用读书来改变命运呢?
近来流传这样一句话:我读了那么多书,可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其实读书,特别是读经典要想有所裨益,最重要的就是四个字:知行合一。这句话在很多佛经的结尾也有所体现,叫:信受奉行。
好了,现在我们知道读过书以后要实践,要去行动。可是又该怎样做才能改变自己命运呢?
那请大家坐好,打开《大学》第一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看到了吧,真正想要靠读书改变命运的方法就在这一章,这一章被称为《大学》总论,后面的内容都是介绍讲解这一章的。以儒家为例,儒家哲学虽然范围广博,但是概括起来说,无非是通过“修己安人”以达到“内圣外王”。按梁启超的解释:“做修己的功夫,做到极处,就是内圣;做安人的功夫,做到极处,就是外王。”“人格锻炼到精纯,便是内圣;人格扩大到普遍,便是外王。儒家千言万语,各种法门,都不外归结到这一点。”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现在很多人没那么远大的抱负,能做到“修身,齐家”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但是现代人很厉害的,知识学了很多,眼界见识也远超古人,科技发展的也很厉害,但是忽略了“修身,齐家”,直接就想着“治国,平天下”了。
老祖宗教育我们:德不配位,必有灾殃。现在很多人事业做的很成功,也很有钱,可是人品不好,没有修好身,家庭乱七八糟的。可以预见,这种成功不会长久的。
我们读了市面上的那么多书,学习口才啊,情商啊,职场套路啊,赚钱技巧啊,却很少有人把修行自己的品性和人格作为最重要的。用老话说就是没有“内圣”,只想着“外王”。怎么知行合一?自己的人格没有修炼好,很多想法都是错的,还要去做事,那做出来的事会有多正确呢?
我也知道在这个时候,讲这些“老古董”的东西,很容易惹人反感。但是我只希望很多年轻朋友少走弯路。也确实,这个时代很多人眼中的老实、厚道、善良、诚实就是傻子。但是,请相信我,无论这个社会多么复杂,你学会了多少手段,但是不要迷失自己。出淤泥而不染真的很难,但坚持下去,真的很珍贵。
扯得有点跑题了,但是说到底“修身”才是改变自己的命运最重要的一步。如果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那就做个好人吧,一辈子平平安安的,也算是一种幸福。
我们读书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完善自己的人格,修身达到“近道矣”,然后再调节好自己的家庭关系“齐家”,因为这两样,对于我们是最重要的成功。如果家庭关系也处理好了,就可以专心于事业,然后再“治国、平天下”。
为什么古人要把“修身、齐家”排在“治国、平天下”前面呢?因为古人是按照重要程度和幸福的程度来排序的。“修身”是一个人的事,自己人格完善了,内心强大了,也懂得了很多知识,心中有爱有幸福感,作为一个大写的“人”无愧于心了。这个时候人也长大了,可以结婚了,有了家庭,就要调节和妻子的关系,自己和父母的关系,妻子和公婆的关系,自己和孩子的关系。把家庭各方面的关系都调节的很好,家庭和睦,父慈子孝,生活那是蒸蒸日上,这说明个人的人格魅力和能力又上进了一步了。然后别人找你出来做官,开始学习怎样治理国家,因为你人格完善,有能力,三观正,也懂得怎么调节家庭关系,也知道怎么让家庭和睦,生活幸福。这个时候你就该扩大格局,把调节家庭的方法用来治理国家,治理的很好,你治下的百姓个个家庭幸福,小日子红红火火的。然后你名声在外,大家都很敬仰你,周边的一些小国开始陆陆续续的归附于你的国家,皇帝重用你,让你去外交,推广你的思想,扩散你的人格魅力,然后大家都不打仗了,开始和睦相处,终于天下太平了。这就是古人怎样设想一步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换位到现在人身上就是:你自己先读书学习把人做好,专业知识学好,让大家都知道了你的人品好,专业知识够硬,会做人做事,然后找了个女朋友结婚,你有能力处理好和丈母娘家的关系,又能处理好老婆和你父母之间的关系,家庭很和睦了。家庭问题不用你操心了,剩下的就是努力赚钱养家,你工作做的好,有人赏识,让你做个领导去管理别人,再后来你管理得人越来越多,你做管理做到了很高的位置,又或者是你自己出来创业,因为大家都相信你的人品,很多人愿意跟着你去干,你带着大家一起努力成功了。这就是现在版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其实归根到底读书要想改变命运分为两步:第一步修身养德,第二步知行合一!(古人的教育分为两步:八岁入小学,学习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入大学,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现在的教育很注重个人能力的提高,很多都忽略了道德品质的教育)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是古人设想读书的理想境界,古往今来能够达到“内圣外王”境界的是凤毛麟角。但是这至少给我们指明了一种方向,即使达不到最高境界,走一步算一步,能进步一点是一点。自己的命运即使不能完全逆袭,但只要努力过了,问心无愧就好。
下附《大学》总论: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