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地道的山西人,面食却不是最爱,无米不换的日子全素都是开心的。但肯定也有不开心的时候,比如吃到面食。
吃到面食的感觉,像是你讨厌吃豆腐,尽管有千百人夸臭豆腐好吃,抱着好奇心去吃,只一口,便能印证你的想法是对的,它的确难吃。此后的很多天里,都不碰它。它可以当作偶尔的调味品出现,却不能充当食物必需品。这是对面食,第一步的认识。那个时候,身后有母上的唠叨,以为世界就是无穷尽讨厌的面食和作业。
后来,出去读书,没人追在后面唠叨要穿秋裤、没人做西红柿鸡蛋面给我,饿了几顿或者寒风劲吹的时候,就会很想念面食,奈何此地的面食,和母上大人手下的不同,只能靠着对面食亲情味道的想念,吞下店家做的不正宗的面。这个时候,是在黄土高原,不正宗的面食填补了需求,差强人意。
再后来,就是京都了。起初水土不服,胃总是吊着隐隐作痛,这个时候就开始想念母上大人手下的拉面了,沾染了热汤的面条带着家的味道,这些也只能是想想而已了,如今让胃习惯一个新的地方成为了首要问题。又退而求其次,只要是面食就好了。跑了很多地方,吃到了“不能称之为面”的食物,我开始痛恨这些冠以面食的假食物,那些没有温度没有味蕾刺激的食物被端上餐桌,挑几筷子就放下并愤愤走出,扬言以后都不会再来。这是第三个层次,面食,再也吃不到。
这时饥饿感便会充盈脑中,你知道你想要的是什么,知道什么是适合你的,当然是无以为比的面条。它是迟暮依旧等你的那个回首可见,不再爱米饭,再也放不下面食。这时才知道,面条于你,是独特无可替代的存在。
于是,我拉了一碗粗细不均的拉面。
它,是真的面食,真的温暖。
文/阵雨与鱼;图/网络
稿源:阵雨与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