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一位来自明朝的大儒,不少名言理论都流传后世,并且被历代文人尊称为圣贤。既然他有如此成就,那么其幼年与少年究竟是怎样的?有什么特别之处?
王阳明出自于琅琊王氏。琅琊王氏是何等家族?这么说吧,东晋初年,“王与马,共天下”,王导与王敦一文一武掌握朝政绝对权力。而且就连后来的王羲之也是行书书圣,著有《兰亭集序》。在王寿将家搬迁到余姚之前,中间有20多代都不可考。后来其五世孙王刚在明朝初年被一位叫刘伯温的人推荐为兵部郎中,但是却在评判广东的过程中牺牲,他的儿子王彦达因为海盗有道而归。可能是因为父亲的遭遇,他不再像祖辈出师为官,而是偏向于归隐。后来几代都是如此。但王家但文化程度还是很高的,阳明的爷爷竹轩公也写有《竹轩稿》《江湖杂稿》。但是到王阳明的父亲龙山公王华时,可能是因为想为自己的家世而努力兴旺一下,结果出去考了个科举。这考试不要紧,一考就考中了状元!做到了南京吏部尚书。
从上可以看出,阳明的家族非常显赫。虽然在五世以后不太为官,但前辈都是士族级别的人物。那么这种家世可能会对阳明有什么样的影响?爷爷及前辈都是偏向于归隐的,但是父亲龙山公是出仕为官的。所以这种影响有两面性。那他究竟会选择哪条路呢?不管怎么说,隐可能更偏向于自由以及高洁,而出仕更加偏向于在一个渐修的过程中,不断达到既定目标。这两者具有根本上的差别。而且这是因为这种两面性,给他的圣贤梦做下了铺垫。
据说在阳明出生的时候,有一个传说。那就是他母亲郑氏怀孕14个月时,他的祖母岑夫人梦到有一位神仙送给了她一个孩子。正好,在醒来的时候,阳明就出生了。那这个传说可靠吗?一方面来说,如果阳明不是晚产儿,那他就不会有困扰了他一生的肺病。甚至后来去世都是因为肺癌而死。另一方面我其实不太认可,因为在历史上,圣人或帝王将相在出生的时候都有一些神事发生,可能是后人经过演绎,为其增添色彩。但其实,这些传说真正的意义,其实不在于真假,而在于其真正表达的价值!在我看来,其价值就是一个家族对人的出生的重要性,以及对阳明地位的“尊称”。
随着时间推移,阳明很快就11岁了。在一次跟随父亲在酒馆与他人对诗时,他表现出非凡的能力,即便是当场命题文章,他也可以随口回答而来。众人都非常震惊。并且阳明对于一般人所追求的读书为官道路有不同的看法,他想去做一个圣贤!而他的父亲只是笑了笑:“你想做圣贤吗?”从其中我们可以看出阳明小时候非常聪明,释文随口即来。可能聪明已经不足以去形容他的特别了,从小就有当圣贤的志向,可知他的胸界和格局。并且从他写的诗中“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有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中还包含了一些哲理的内容!这是哲学之洞察!真不是一个聪明可以形容的。那么家人面对它的特别之处,又是如何看待的?这件事情同样具有两面性,正好是前面我们所提到的。竹轩公会感到阳明的气质与自己很相符,所以即便他不给予阳明一些支持,但是在平常生活上也不会过多去管束他。而他的父亲就不一样了。对于一个读书人,做圣贤简直比登天都难,而且这些“痴心妄想”对于读书来说没有任何帮助,所以父亲不会给予阳明任何帮助。于是龙山公对此表以忧虑。那么这是一种平衡,还是一种冲突?对于阳明来说,会不会造成影响?
随着时间推移,他已经17岁了。他在出庸三官后,有了经略四方之志向。并且在边境的考察过程中有了从军的想法,并且想起了东汉大将马援。随后他便溺与骑射之事,并且有上书朝廷的想法,想要治理混乱。但是他的父亲面对这种想法不仅没有进行引导,反而是训斥他狂妄。很简单,龙山公与阳明走的是不一样的道路,差异过大。他认为阳明没有专心读书,搞这些事情不仅触碰了龙山公底线,还做给皇帝上书这种无用、惹厄之事。所以他制止了阳明并且给他娶了个妻子,设法让“成家”去安定王阳明的“浮躁”之心,以此让他走上读书为官的道路。那么这种制止对于阳明来说真的有效吗?一方面来说,阳明的确停止了上书、骑射,可能也觉得父亲说的有些道理。但另一方面来说,成家这种方式只是在姚明的本能和心理层面上给予了其“阻碍”,而他真正的梦想圣贤梦却是在理性与德性层次上!不同层次间很难影响到彼此,效果甚微。甚至阳明在此刻停止骑射上书就是为了将来更好地寻求成为圣贤的道路。他甚至都没有在意成家,结婚当天他还跑去叫“铁柱宫”的道观待了一天。
从其中我们可以看到,王阳明从出生到立志到成家,有一件事没有根本上的改变,那就是他的梦想!没错,任何事情都不能影响他对圣贤梦到追求,同时这也是我认为王阳明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不管家人对自己如何,在一定程度上的接受之余,一定不要忘记、放弃自己的主动性和独特性。我们,正是自己最可贵的财富。自己的理想便是自身可贵的最好证明。孔子也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理想当然得有,但即便理想不明,在渐修的过程中不断超拔才是作为人最能凸显自身价值的行动,最应然去做但事。就如王阳明后来说的,致良知而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