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七月 < 我 < 安生”呢,因为安生的生活是目前的我,22岁的我,向往和想要突破的。而我现在,已经突破了“七月”。
七月,一个长辈甚至所有人眼中的乖乖女,从小到大,有爹疼有妈爱,喜欢听妈妈的话,循规蹈矩,本该按着计划过完平淡的一生。
安生,父亲早逝,母亲是个女强人,却也不管她。亲情冷淡,学生时代就调皮捣蛋,不按常理出牌。后来,自己离开小地方,打工、旅行、混社会…脸皮越来越厚,放荡不羁。
13岁—27岁,
七月:平淡 - 流浪了几个月 - 死亡(安生笔下 -浪)
安生:浪 - 流浪 - 平淡
身边的大多数女生朋友,尤其是一起长大的同学,是小于七月的,她们一生大多平淡,“学习-事业单位-嫁人”,就这么待在了从小到大熟悉的地方。
我,是介于七月与安生的人生之间的,不似七月的追求平稳却又没有安生那么野性,看电影时,总是问自己“我是七月还是安生呢?”后来给自己比较满意的结论是:看参照物吧,和学生时期的好朋友比,我是安生。和旅行中的大多数朋友们比,我顶多算七月…
父母总是希望我们活的像七月一样,而我们内心深处总是羡慕安生的。在七月婚礼失败告终后,记得七月的妈妈说:“女孩可以走的路很多,人生折腾点未必不幸福,只是很辛苦。”又说“其实走哪条路,都是会很辛苦的。”那么既然都那么辛苦,何不潇洒走一回。
过犹不及,其实两个女孩子都是不幸的,又都是幸福的。以前的我可能会选择“先疯”,毕业了几个月的我想:“工作攒够钱,再疯,但又怕彼时,“浪”的激情变了,冲动淡了……”
纠结如我,22岁的我,想浪又缺几份果敢又缺“启动资金”,所以既不是七月又不是安生…
想来,最理想的状态,是安生以七月为笔名为七月所描绘的“离开小城市后的生活,那时,七月有足以支撑自己流浪的经济了,有足以支撑自己流浪的果断了…”
《七月与安生》,一部好电影,从剧情到拍摄到演员,二十几岁的胖友们,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