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基课第三讲基础心理学》
基础心理学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
1.认知
2.情绪、情感和意志
3.需要和动机
4.能力和人格
一、认知
认知也叫认识,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注意等心理现象。
感觉又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温觉、冷觉、痛觉、机体觉、运动觉、平衡觉。
情绪包含心境、激情、应激。有主观体验,生理唤醒,外部体现。
意志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克服困难。这个意识又分为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双重趋避冲突,多重趋避冲突。
双趋冲突: 两种以上有吸引力的目标,无法同时采取两种行动。双趋就是我既想为班级服务,又想一心一意学习,(既想……又想......)。也就是孟子说的: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死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或者是两个女孩儿同时爱上了一个男孩儿,这两个女孩儿各有各的好,一个温柔,一个活泼,这个男孩儿都喜欢,但是他必须二者选择其一。
双避冲突:又称负负冲突,指同时有两个可能对个体具有威胁性、不利的事发生,两种都想躲避,但受条件限制,只能避开一种,接受一种,在作抉择时内心产生矛盾和痛苦。如前有狼后有虎的两难境地。双避就是我既不想长胖,也不想运动,(既不想……又不想……)。
趋避冲突:两件事物一有利、一有弊,容易抉择;目标冲突,两种方向相反、强度相似的需要;行动冲突,要达到目的可采取两种行动,各有利弊不知如何抉择;例如,既想参加足球运动为班级争光,又怕耽误自己的学习。
双重趋避冲突:当个体面临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目标而每个目标都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时便发生这类冲突情况。
比较的初心是让自己好,但比着比着忘了自己的初心。越比较就越心急,越难过 ,反而让自己不好了。想让自己好,最重要的是让自己行动起来 。当行动的脚步跟不上思想的灵魂就会有各种各样的烦恼。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咨询师不是侦探的工作。真相不重要,当事人认为的真相才重要,以当事人为主。例如,一个孩子的爸妈离婚了,爸爸实际上是一个十恶不赦的人,但在小孩的心中,他爸是一个大英雄。当事人认为的真相才重要,我们要看清,但是人在乎的是什么。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学心理学能够让人对外越来越温暖,对内越来越淡定。
静待花开,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顺应事物的发展规律,顺势而为。要花时间成长自己,觉察自己,让自己的心安稳下来。心乱是学习不够智慧不足的体现。稳是改变的定海神针。
人和人的智慧差不多,而是看谁先乱。心乱则智慧无。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古代两个书生进京赶考,路上恰好遇见出殡的队伍。甲书生看着黑乎乎的棺材,心里咯噔一下:完了,碰见这倒霉的棺材,不是要倒霉了吗?结果他考场上想着这个事儿,无法静心答题,才思枯竭,结果名落孙山。乙书生想:棺材,棺材不是要我升官发财吗。结果他在考场上文思才涌,最后金榜题名。
二、情绪,情感和意志。
这种态度和体验是以人的需要为中介的,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以情绪和情感表示。意志及毅力是人实现某种行为必须的心理过程。
三、需要和动机需要和动机是推动人从事心理活动的内部力量。
影响动机的因素:需要、情绪、内驱力、诱因、气质。找对方需要的,才有动力。老人需要的是健康,学生需要的是成绩,员工需要的是工资、职位、归属于爱等。90后,00后的孩子已经满足了前三个需要,他们更需要的是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话语权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内驱力是指理想和抱负。北大徐凯文教授提出的“空心病”,很多大学生不知道为啥学,为啥活?没有远大的理想做支撑。 一些学生考上名牌大学后就失去了方向感、生活的意义感。这是很可怕的。
四、能力和人格
能力是顺利有效的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调节。
人格:气质和性格。
气质相当于平常所说的脾气秉性。是先天的。
性格是表现在人对事物的态度,以及与这种态度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人格特征。是后天的。人格是稳定的、独特的心理品质。
气质:是先天的,无好坏之分。分为四种类型:多血质,粘液质,多胆汁质,抑郁质。
性格:是人后天对事情的态度,有优劣之分。性格决定命运,实际上是态度决定命运。
五、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脊髓是最低级的中枢神经系统。脑分为脑干,间脑,小脑,瑞脑。脑干又分为中脑桥脑延脑,中脑负责瞳孔反射和眼动。延脑负责呼吸和心跳。间脑又包含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底丘脑。丘脑负责嗅觉外所有感觉。上丘脑束负责嗅觉。下丘脑负责内脏。底丘脑负责肌张力。小脑保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度。瑞脑包含额叶:视觉;颞叶:听觉;顶叶:躯体感觉;额叶:躯体运动。枕颞顶额,是挺感动。
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躯体神经系统包括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自主神经系统(内脏、内分泌、情绪)包含交感神经(兴奋)和副交感神经(抑制)神经元接受信息,传递信息,整合信息,包含细胞体,树突,轴突。
六、有损大脑的生活习惯
长期饱食 轻视早餐 睡眠不足
甜食过多 长期吸烟 蒙头睡觉
不愿用脑,带病用脑 少言寡语
……………………………………
筑基课第三讲——基础心理学内容导读
一、内容概述
心理学研究的是知、情、意,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在咨询时,我们会问来访者:你是怎么想的?怎么看的?你有什么感受?你想要的是什么?这是确认当事人的感觉和知觉。
不知道你说到这些之后,你想到了什么?探讨的是他的记忆。
通过学习,要觉察自己的认知,看我们自己内心发生了什么,对自己有更多的了解,咨询师自我觉察有多深,将直接影响着我们能陪伴着来访者走多远,对自己的觉察非常重要,我们要清楚自己的认知。
情绪(感):我们有了情绪之后,有什么规律?有什么变化?包括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都会相互影响。
意志:通常所说的毅力,要干成一件事,就要坚持。
确认自己的知觉,通过我们自己来思考: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我们的初心是什么?这样会让我们活的更明白,知道哪些地方容易有情绪,有情绪的地方基本上都是我们在乎的地方,因为在乎,所以才会有情绪。情绪是有意义的地方,是值得去探讨的地方。
我们学会更好地调整我们的情绪状态,在我们在乎的地方,用意志去坚持,并持续坚持,这样我们活得将会更通透,能够做出一些成绩,得到自己想要的。
二、讲解
1.认知: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注意。
远离生活中那些情绪垃圾的人
作为心理咨询师,角色也是要帮助当事人越清楚他的认知,我们要清空自己处于一个相对不预设的状态,把自己放下,不要带着自己以为的,我们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听他在说什么,可以问他:对此你的感觉是什么?你是怎么想的?是什么让你这样想呢?它会让你联想到哪些方面?(记忆)会联想到哪个人?哪个事?事能再讲讲吗?澄清确认,然后给他作个总结。让他明白自己的认知是什么,他知道的这一刻变化就出来了,我们给他提供的是一个氛围和常理,他不需要太多的指导,只希望我们稳稳地陪着她,他对自己的认知越来越清楚,知道自己下一步该怎么做。
1)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温觉、冷觉、痛觉、机体觉、运动觉,平衡觉。
一滴水感觉凉凉的,看到苹果是红色的。
痛觉既是外部感觉也是内部感觉。很多人不喜欢痛,但痛有没有好处呢?是对身体的提醒和保护。身体的痛是如此,那心里的痛呢?痛也是改变和成长的契机。
来访者心中痛苦,要不要咨询师马上帮助?痛则思定,他的痛苦会促使他去改变,咨询师要忍得住,不要成为来访者的依赖。痛苦会让他有更多觉察和反思,也是在帮助他成长。
我们要更多地去确认对方的想法和感受,孩子痛苦是他成长的机会,不一定是坏事,家长稳稳地陪着他。
感觉现象包括感觉适应、感觉对比、感觉后像和联觉。
感觉适应是指在某个环境下呆久了,慢慢就习惯了,对内要了解自己,对外要更多地了解别人是怎么生活的。温水煮青蛙。
在生活中,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人家的孩子比。忍不住对比,是因为我们太贪心了,对生活不满意。
联觉:是从一种感觉联想到另一种感觉。
2)知觉:是对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包括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和错觉。
看人要从系统观去了解一个人,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会相互影响。学习也要从系统观来看,不要太急功近利,功利心不要太强。
学习最大的受益者是自己,我们的认知改变了,情绪变好了,通过学习我们快乐,幸福指数也在不断提升。
当我们情绪不好的时候,让自己动起来,去做自己能做的事,去找些事做。
错觉:眼见不一定为实。有时候即使知道是错觉,但眼睛也会欺骗你。事情的真相既重要,也不一定重要。
在咨询中找到当事人认为的真相更重要,他认为的真相后面在乎的是什么。没有绝对的真相,咨询师不是侦探。以当事人的知觉为主,切记!不要随意地敲碎别人的世界,也不要随意去打扰别人的幸福,要尊重别人的边界。
记忆有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注意: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
2.情绪(感)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
1)心境是某一段时间的心情。
2)激情是比较强烈而短暂的感情,激情不可能长久。人和人的关系最终归于平淡,夫妻关系亦是如此,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市井百态,寻常生活,最能抚慰世俗人的思想了)。
3)应激是指应对非常危险的刺激。碰到事情人往往会有应激反应,这些应激反应不一定是坏事,会让我们更好地面对危险,有更多警觉。应激过强人会出问题,就像弹簧,力度太大,容易损坏。
作为心理咨询师,对这些有应激反应的来访者要做干预,去帮他调整状态,学校的老师要学习危机干预课程。
心理学学得好,对外会越温暖,对内会越稳定,自尊水平越高,说明成长得越来越好,能很好控制自己的情绪。最容易动情绪的地方是因为最在乎,最重要。接纳就好,看看怎么做能让关系更好。让我们自己不断成长,有变化,然后带动他们的改变。
3.意志是有意识、有目的、克服困难去实现。
有意志就是有毅力,怎么能让自己更有毅力呢?坚持是最重要的。不但是熬,还要刻意重复,刻意重复而不是机械重复,机械重复是不思考的。重复是成功之母,当然,重复的过程还是要不断思考的。
静待花开还是要做一些工作的,否则孩子就毁了。
王阳明知行合一,谁能真正静下来,稳下来,才是很厉害的人。遇事别抱怨,别责怪别人,回到自身,让自己通过学习不断成长,遇事稳下来,稳生定,定生慧。
你是一切的根基。
意志有的几种冲突类型: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双重趋避冲突、多重趋避冲突。
在咨询中,会碰到这些有冲突的来访者,我们不能帮来访者做决定,心里也不要有决定和判断,要清空自己,保持中立。可以排序打分。
4.需要和动机:影响需要和动机的因素有需要、情绪、内驱力、诱因(外部环境),需要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需要层次论)
影响孩子学习动力的因素有:情绪、关系、希望感和成就感。孩子动力不足,看看哪一块出了问题,怎么调整能帮到孩子。
有需要才有动机,如果没有需要动机就会不足,想提升孩子的动力,要找到孩子的需求是什么。找到对方需要的,才能更好地提升他的动力,才能帮到他,即对症下药,做咨询也要找到对方最需要的。
面对不同的人,要找到对方最需要的,比如:与商人谈利,与老师谈分(可能是自己孩子或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升),与家长谈教育(孩子教育、亲子关系),与老人谈健康。要看到对方最需要的,真正找到对方需要的,才能让他更有动力,这些都可以很好运用到生活中。
每个年龄段的人对人生需求也是不一样的,可以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对症下药,通过需要去调动当事人的动力。把外驱力变为内驱力,动力更大。若让孩子有内驱力,就要让孩子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
空心病:不知道为啥活,没有远大的理想和梦想做支撑。
5.能力和人格:
人格包括气质和性格,气质是先天的,无好坏之分。气质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性格指后天的态度,有优劣之别。
性格决定命运,是因为遇事的态度决定命运。有人学习特别用心,成长得就快。
三、神经系统
大脑是单侧化的,由左半球和右半球组成,功能不一样。
左半球:理性——言语、意识、学术
右半球:感性——潜意识、音乐、艺术
开发大脑:音乐家的孩子有音乐天赋,基因的影响,环境的熏陶。
遗传和后天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中枢神经包括脑和脊髓。
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脊髓是最低级的中枢神经系统,脑分为脑干(最古老)、间脑、小脑和端脑。
脑干包括中脑、脑桥和延脑。脑桥连着中脑和延脑。中脑管着瞳孔反射和眼动,延脑管着呼吸和心跳(延续生命)。
间脑包括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底丘脑。
小脑是保持身体的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度。
端脑是指大脑皮层和灰质,由枕叶(视觉)、颞叶(听觉)、顶叶(躯体感觉)、额叶(躯体运动)组成。(枕颞顶额,是挺感动)
自主神经系统管内脏、内分泌和情绪,分为交感神经(兴奋)和副交感神经(抑制)。
兴奋和抑制交互作用,人就容易出问题。
神经元是接受信息、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的,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组成。
四、生活小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