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太多人饱受恐惧感折磨。他们恐惧将来,恐惧失业,恐惧无力养家。这种弱点助长了一种倾向:无论在工作时,还是回到家中,都倾向于零风险的生活,逃避与他人互相依赖和合作。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通常需要独立、独立、再独立。但是在独立的前提下,我们是生活在一个互赖的社会中,要成就辉煌事业,就必须相互依赖和合作。
而且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追求捷径,认为成功与否在于外在的魅力,例如个人性格、社会形象、行为态度、人际关系等,将更多的精力花在个人魅力搭建上。忽略了品德才是成功之本,正如“诚信、谦虚、忠诚、节欲、勇气、公正、耐心”等。《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即从7个习惯入手,阐述如何从内至外,从自身独立到与人互赖的窍门。
首先理解效能的定义,效能包含两个要素:一个是“产出”,一个是“产能”,例如工作成就是产出的话,我们的身体就是产能。效能的管理在于产出和产能的平衡,重产出轻产能,不能持久;重产能轻产出,则价值低下。
上图为高效能人士七个习惯的总纲,不断更新和学习是所有习惯的基础,高效能人士的培养就是从个人依赖期到独立期、再到互赖期的过渡。
一、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格外关注的问题,比如理财、健康等,这些都可以划入“关注圈”。在关注圈内的事物,有些可以被我们掌控,有些超出了个人能力的范畴,能被掌控的又被圈成更小的“影响圈”。
积极主动的人专注在“影响圈”,他们专注于力所能及的事,通过积极的能量,使得他们的影响圈不断扩大。
相反,消极被动的人则全神贯注于“关注圈”,紧盯着他人、环境以及超出个人能力范畴的事情不放,结果越来越怨天尤人,并不断为自己的消极行为寻找借口,错误的焦点产生了消极的能量,使得他们的影响圈越来越小。
另外,积极主动的人虽然更看重自己的影响力,但他们的关注圈往往不小于影响圈。做出承诺和信守承偌是培养高效能习惯的根本力量。
二、
如果我们临终了,为我们自己写墓志铭,我们会怎么写?想想自己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自己和亲人、朋友的关系如何,有哪些贡献?
在日常的生活中,明确并牢记自己的目标和使命,就能确信日常的所作所为是否与之南辕北辙,并且向着目标一直努力。
“任何事都是两次创造而成”,我们做任何事都是先在头脑中构思,即智力上的第一次创造。然后付诸实践,即体力上的第二次创造。
明白了两次创造的道理,把制定目标看得和实践本身同样重要。同时引入自我领导,以目标作为领导,对实践进行管理。
最有效的是制定个人使命宣言,从影响圈的核心开始,确立自己的愿景和价值观。利用自我意识检查思维定式是否符合实际,是否基于正确原则。利用良知来审视手段,利用想象力来制定我们渴求的人生目标,确定奋斗的方向和目的。
三、
上图是一张经典的事务管理的象限图,
高效能人士的思维定式更多不是解决问题,而是预防问题。从产出和产能的平衡来看,将时间集中在重要但不紧急的是事物,也就是第Ⅱ类,完成这些事务能提高个人的处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