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朋友圈好多个人推荐了电影《绿皮书》,海报宣传的那辆薄荷蓝的小轿车着实非常少女心,不过影片本身的温暖和让人感动的地方也很多。
关于黑人运动和肤色种族歧视的历史我了解并不多,透过这部电影也折射出不少黑人所遭遇的歧视。不过让我感触颇深的有几个小场景。
男主Tony和Shirly,因为社会地位的不同,肤色人种的不同,本来是很难有交集的。迫于生活压力的白人Tony在夜店短暂关门失业后,为了维持家庭生计,不得不接受来自黑人钢琴家Shirly的司机兼保镖的工作。故事就是两人在一路的公路之旅中发生的。这部电影的强烈对比反差算是很大的看点,但电影最后,无论多么大的对比反差也因为了解和相处而升华成友谊。
反差一:
一个是市井气息浓厚,满口吹牛皮的司机Tony ,一个是受过良好教育,拿了多个博士学位,身处上流社会的钢琴演奏家Shirly;一个是不顾形象及时行乐的乐观派,一个是处处小心翼翼,有强烈禁欲的自律者;一个是有家室有担当更有爱的丈夫,一个是无法平衡家庭与演奏事业而倍感失落的孤独者。
反差二
电影开始时,黑人修理工来家里修东西后,Tony各种不顺眼并最后扔掉了黑人喝过的水杯,但剧末却主动邀请黑人Shirly来家中做客;
反差三
当二人来到炸鸡小镇后,Tony热情邀请Shirly一起享用炸鸡,一个是无拘无束,大快朵颐,一个是“被迫”接受后,高雅地食用,虽然是电影效果,但确实有点做作;
反差四
电影中两人两次遇到警察叫停,一次是雨夜,被叫停后警察无理取闹因为太阳落山后黑人不得进入该镇而百般刁难,一次是雪天,二人赶着回纽约,警察叫停是因为发现他们的车胎变平,担心爆胎提醒他们更换轮胎。对比之下,场景二格外暖心。
除此之外,电影中还有很多反差,比如最后一站,当Shirly被拒绝在被人餐厅里用餐后二人一起去到小酒馆里,侍者对待Shirly的态度也是一种反差;Tony从一个话唠最后变成回到热闹的圣诞节家中,突然很沉默,周围朋友家人聊天似乎无法融入,但Shirly之后的到来顿时脸上浮现笑容……
除了反差,还有暖心同时也让人醍醐灌顶的台词,教育程度远不及Shirly的Tony道出了生活的真谛。
不管你做什么,都要做到极致。
Whatever you do, do it a hundred percent.
我想这才是我们应该拥有的正确态度。
除此以外,这个人更有魅力的就是是一个有温度的人,对生活一直充满热情。
同样的还有他鼓励Tony勇敢跨出孤独的城堡,我想电影最后,Tony的造访算是对这句话的一个回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