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摘录 :“巧言”,就是花言巧语,“令色”,“令”是善,就是伪善的神色,巴结人的神色。
朱熹说:“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悦人,则人欲肆而本心之德亡 矣。”满脸堆笑,满嘴涂蜜,只是装饰表面,讨对方欢心。这时候,就人欲放肆, 而本心之德没了。谁的人欲放肆呢?一是那被巴结的人;二是那溜须巴结的人,他的人欲藏着等机会放肆。这样的人,“鲜矣仁!”仁德是不会多的。
朱熹说:“圣人辞不迫切。”圣人说话,不着急,不急于去引导对方,更没有私藏 不可告人的目的,也不为自己的利益。他只是说出自己的观点,你听,他很高兴, 你不听,他有耐心。前面学过:“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所以程颐说:“知巧言令色之鲜仁,则知仁矣!”懂得巧言令色之不仁,就懂得什么是仁了
学:花言巧语,伪善巴结的人,是缺乏仁德的。
人的语言神色是内心的体现,花言巧语,伪装的态度都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进而所说言语缺乏中正,影响他人判断,而等到他的目的达到,又将是另一番景象。
思:说话待人的方式里藏着我们的人品,口不对心,花言巧语背后都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目的,根据朱熹先生的话,这些都是对人欲的放肆,包含巴结的人以及被巴结的人。跟着人的欲望走的人自然会容易迷失进而离仁德越来越远了。
行:圣人辞不迫切”,圣人不着急引导对方,也没有隐藏私人的目的,保持中正,阐述自己的观点,不强迫他人认可。所以想要效仿圣人,要先保证在言行上向圣人靠拢,不以私心扰乱他心,说一些不符合实际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