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城固县城北15公里,桔园镇东南的湑水河西岸,有一座陕西保存最完整、年代最久远、至今仍发挥灌溉作用的古代水利工程——五门堰。它被誉为陕南的“都江堰”,2017年10月10日成功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2019年2月6日,春节假期之际,经过城固县时,我专程来到五门堰。参观完这里的龙门寺、观音阁、五洞梁、引水堰坝和古灌溉渠遗址之后,我操作自己的大疆精灵4无人机对这里进行了航拍。
无人机从湑水河西岸的城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前升起,沿着引水堰坝的上方,径直向东北方向飞去。这座雄伟的堰坝横跨湑水河的拐弯处,呈折线型,长374米,宽17.5米,高2.5米。
湑水河古称“左谷水”,发源于周至县太白山西侧的光秃山南坡,向西南流经洋县西北角,进入城固县的小河镇,向南流经双溪镇、桔园镇、原公镇、五郎庙镇,在城固县城东侧汇入汉江。
五门堰由堰口、堰坝、堰渠三部分组成。堰口先是土筑,遇到大水崩溃;元代至元年间(1335—1340),城固县令蒲庸将堰口改为石砌,下方开设五个进水洞,东侧二个,西侧三个,形似五门,故称“五门堰”。
堰坝与河道形成55°夹角,堰口不与河水主流顶冲,巧妙地较少了洪水的冲刷侵害。同时,在堰坝的上游,自然形成了一座夹心滩,缓解洪水对五个引水洞的冲击,与成都都江堰的原理颇为相似。
过去,这里被称为“唐公湃”,始建于何时,无确切依据。清嘉庆十年(1805)“唐公车湃按亩摊钱的批复碑”中记载:“唐公一湃,始于汉朝,疏小渠以灌田,流鼻底(斗山)而归河(湑水河)”。
清道光三年(1823)“唐公车湃水利碑”中记载:“五门之渠实起汉矣,相传以来,渠口丈八。”唐公,即唐公房(昉),在东汉灵帝时所立“仙人唐公昉碑”中记载:“唐公房新莽居摄二年(公元7年)为郡吏,遇真人,举家升仙。”
根据以上两块石碑的记载,证明“五门堰”始建于汉代。但是,经过元、明、清几次大规模的扩修,汉代的“五门堰”已经看不到任何遗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