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电子产品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息息相关,已经完全成为我们生活的一员。如果电子产品有一张脸的话,在你心里,她的脸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应用积极心理学视角,为电子产品和互联网画幅像,第一,电子产品其实是可以帮助孩子具象化的学习,从而促进知识的应用;第二,电子产品可以帮助孩子理解关键的技能,从而掌握认知的信息。第三,电子产品可以促进亲子之间互动,培养孩子情感技能。第四,吸收电子游戏的经济要素,可以为生活注入活力。
美国心理学家米哈里.希斯赞特米哈伊,早在1975年发表了科学研究报告,发现构成游戏的基本结构的三大要素,超越无聊和焦虑,能够最有效、最可靠的产生福流。也就是说,自我选择的目标,个人最优化的障碍以及持续不断的反馈,游戏是最显而易见的福流来源,而玩耍是出类拔萃的福流经验。
国内一些研究发现,青少年的手机率达到了16.7%-30.2%。网络成瘾,这是我们很多家长很焦虑的事情。什么是网络成瘾呢?强调重复使用网络所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带来难以抗拒的持续使用的欲望,同时呢,还会产生想要增加使用时间的张力与耐受性,特质退化等现象,并伴有心里上的依赖,最终导致这个个体出现心理的、社会的、学业和工作等方面的混乱。
网络成瘾,谁之过呢?研究发现,健康的家庭环境,可以使青少年减小密集的互联网使用,而家庭环境的矛盾性和焦急的亲子关系对青少年网络成因有显著的影响。
我们可以运用马斯洛5个等级需求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和受到尊重、自我实现,一起分析几个案例,寻找网络成瘾背后的原因。
小刚刚从初中就辍学在家,每天坐在电脑前玩电脑打游戏,由于长期不运动,腰部及又发生了萎缩,而1 米8的个子要能扶着才能走路。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小刚初中时爸妈都闹离婚,因此他利用沉迷网络来吸引父母的注意,让父母放弃离婚,这样他就可以用一个完整的家,从而获得对安全感的需要。
小朵从小做错事,爸爸都会打骂她,而父亲从来不知道她想要什么,在家里他那不能感受到爱,但是网友却能给到他爱和归属的需要。小阳的成绩一直很差,从来没有办法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尊重、爱,而在游戏中大家都叫他头儿,他在那里感受到了被尊重,他妈妈经常说不要再打游戏了,因为他没有从父母身上和老师身上得到尊重,从游戏中找到了那份尊重的需要。
接下来,我们再分享一个自我实现的案例。小明进入大学以后,就觉得自己完成人生所有要完成的东西,因为从小他就是这样被教育的,他不知道未来要做什么,要什么样的人生,所以找不到自我实现的需要,而在游戏游戏里面,他找到了他想象的自我实现。因为小明在大学,因为没有什么自我实现的需要,导致在大学一年级的时候就开始挂科,他很怀念高中大家一起在努力的充实日子,而大学没人管,不是觉得无聊,就想着天天玩游戏,而游戏中可以找到他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需求的层次理论。从一个最低层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感与爱的需要、自尊和受到尊重,最后是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由以上五个等级的构成,而这些需要都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作为家长,我们可以在接下来的每天里面,找到孩子和爱人的优势,采取不同的形式、场合和内容,让你的爱每天多点不同,让孩子在家里体验到安全感,价值感和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