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教师
“学生”指学习知识的人,“教师”指传授知识的人。“学生教师”四个字在这里组成了一个词,同时也是一个人有两个截然不同的身份,他在需要参加统一考试的时候就坐在考生位置上,在监考老师的监督下认真的回答试卷上的问题,这时的身份是“学生”;在需要他讲授知识的时候,就走上讲台,在黑板上板书向台下的学生分析问题、推导公式、为学生解疑,这时候的身份就是“教师”。这个“学生教师”就是我。
在“建设部远距离教育学院”的教师档案里能够找到“赵仁”的名字,在学生的档案里也一定能够找到“赵仁”的名字。因为他就是同一个人。
在1988年以前我填写履历表时,只能填到1960年初中毕业。1988年以后的表中就增加了“中专毕业”。虽然我已经经过信阳地区和河南省科委的两级审查破格晋升为“讲师”,但我的学历证书上是中专毕业。
“学生教师”的历程是我又一次命运转折的奠基石。在这近五年的时间里,我本职工作是技校教师、班主任。兼职工作是“建设部刊授大学河南分校信阳指导站”的教务主任、多科专业教师、学生。五年中我几乎停止了建筑工程设计的执业。专心致志地学习和教书。
在七十年代的十年中,前五年自学了《地基与基础》、《理论力学》、《建筑力学》、《建筑材料》、《工程测量》等基础教材,后来在承接了第一单建筑工程设计中,又钻进了《砌体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书本里进行自学。
进入技工学校当教师后,学习时间比在工地上多了许多倍,当时的社会风气也是崇尚学习。我就系统地完成了《画法几何》、《施工组织》、《房屋建筑学》等专业的知识学习。我自学的方法最主要的就是完成例题后对照教材例题解题过程找出自己的不足,直到完全理解,记住原理推导公式,再做完教材上的全部作业题,巩固知识进行实践。在我的结构设计中,每种受力构件都有计算书。
刊授大学河南分校信阳站的站长是建筑技校的老支书老校长李国斌。李国斌支书退休后返聘于信阳地区建设局,承接了成人教育的组织领导工作。辅导站和建筑公司分别出资,我们建筑技校出力,(实际上利用第二届学生的实习课完成了施工全过程。)出地皮,在学校东侧的空场地上建了九间三层带外廊的房子。其中一楼解决了技校三个教职人员的住房,二楼西侧两间为技校办公室,两间为辅导站的倉库;二楼东侧五间为辅导站学生的宿舍;三楼西侧四间是辅导站办公室,东侧五间为辅导站的大教室,可容纳100个学生。辅导站的行政管理属信阳地区建设局,业务管理的最高领导是建设部教育中心,直属领导为河南省建设厅教育处。房子的产权属信阳地区建筑总公司。房子的使用权是辅导站与建筑技校共同使用,当建设局不使用后,全部交给地建总公司。
即然是全国性的刊授大学,它的教材编写由建设部教育中心组织。它的教学辅导材料都由各省分校分发给各地区级辅导站和全国性杂志《建筑知识》上。考试时间和命题由建设部统一安排。考试地点放在各辅导站,监考由各省分校统一安排。河南省采用的方法是,试卷的发放运输、监考管理、批阅试卷等均为河南分校统一实施。试卷由分校派员随身携带。各辅导站仅仅是组织学生参加考试。
建设部的初宗是把这个学校办成大学专科程度。学制定为四年,每半年为一个学期,每学期四门专业课,第八学期为毕业设计,出了六个工程项目,有住宅楼、宿舍楼、教学楼、办公楼、商场、单层工业厂房。学生自选一个项目,必须完成初步设计、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的绘制,采取学分制。教材都是各省各全日制的大学教授按专科大纲要求编写。四年中的教学管理也都按初宗要求进行实施。谁知道在1989年教育部的统一认证时,只承认“中等”学历、並且又重新抽查四门专业课的考试。四科都合格的学生就由河南省教育部门发放成人教育的中专毕业证书。抽查有一门不及格者不发成人教育证书。我本人就有两本“中专”毕业证书。
到了1988年底刊大第一届学生应该毕业的时候,信阳辅导站的学生人数,由1983年过招生分数线的530多人,只有120多人完成了学分。经过省教委抽考后过关的不足100人。淘汰率高于83%。近五年的努力只落个“中专”文聘。全部毕业学员心里滋味都很辛酸。
李国斌站长管理信阳辅导站的几年中,对待这些一心想学知识的成人学子们的生活照顾,可以用无微不致来形容。当时各县考上的学生中有一批是乡镇建筑队里的年轻人,因为没有学上,荒废学业的一代人如饥似渴地求索。他们来集中学习时,是背着大米来听课。李站长把他们的住宿费降到一天只收4元即成本费,同时请一个家属给他们做两吨饭,不收一分钱的加工费。家属的补贴由辅导站补。
我在李支书(应该叫站长)的感召下,承经为成绩好又拿不出200元钱的学员垫付了培训费用。(几年后这个学员不但还给我了学费,还给了几条南湾大魚作为感谢。)
我是教务主任,教师怎么来?信阳辅导站无教师编制,是全日制的教学还是辅导性的教学在教师备课和讲授方法,及我安排课时都是不相同的。我请示李站长。李站长把建设局主管副局长请来。李站长又把奎生和技校的数学老师请来了。李站长定了两个基调,是挑选和聘请教师的原则。基调1是,辅导站的收入除了上交的一部分剩余的全部用于教学,教师只能按照每节课2元给予补贴。基调2是,几百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参差不一,必须按全日制按排教学课时。我们讨论的结果是,信阳几所大学里都没有工民建专业,就是没有专业教师,只能到各建筑设计院,水利工程,建筑工程,电力施工公司里找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或有经验的工程师们来承担教师任教。由建设局提供名单,我去登门拜访。最后在开学前一个月,终于找到到四门课的八位教师。(每门两个以备不时之需。)
地区建设局的书记和局长要见第一学期的受聘教师,李站长让我通知八位教师,在建设局会议室召开见面会。並且让我带着教材和备课本发放给这八位教师。
我是做服务工作的,我应该热情地招待每一位领导和老师。我和李站长一起从肖家湾骑着自行车,到位于东方红大道行署办公楼,地区建设局会议室。应聘教师陸续到场。我随即送上教材和备课本。他们都坐在会议桌的前排,我一个人坐在李站长的身后。书记局长一同进了会议室,大家都礼貌性站起来表示欢迎。书记和局长分别给请来的客人笑容满面地点头问候。最后对站长也做了示意。我赶快站起来……谁知书记开始了她的欢迎词。我被冷落地丢在后座上。
会议开了约一个多小时。谁讲话、谁发言、为什么鼓掌,我都不知道。我傻傻的呆坐了一个多小时。别人都走光了,电业局的工程师徐农推了推我,“小老弟,你还不走哇!今天无人请客。”然后又轻轻地对我说,“你要把安排给我的《工程制图》课备好,我要工作忙到不了教室上课,你一定要替我顶上去,不要让建设局的领导去电业局告我的帐!”
我无精打采地点点头。这时的我一无职称二无学历,在有学历的官场堆里确实低人一等。会场上的一幕在四十年后的今天,仍然会清晰地在我脑海里浮现。
我既然对徐农的要求做了承诺,我就在第二天主动向李站长做了汇报,李站长恳切的对我说,在专业课上你要努力去准备,不应该把自己当成学员,要当一个称职的专业老师!
李站长把我定位为“教师”。“学生教师”的特殊职业生涯从李站长的承认那天起,整整地经历了四年半。
开学典礼放在地建总公司第一施工队新建的办公楼会议中心召开的。比较隆重但报到的学生锐减到三百多人。我向李站长汇报了人数,他老人家胸有成竹的微笑道,预料之中,预料之中,开始讲课后可能还会下降。让我按两个班安排课程表,把住在信阳市内和平桥镇内的学生,排在“地直班”,每天晩上安排两节课,和星期天全天上课。把其余几个县的学生统一安排在“县属班”,集中放在考试前的一个月内完成。每门课程暂按60个课时平均分配,教学大纲下达后再进行调正。咱们不另设班主任,你既管教务又是地直班的班主任。每天夜里李站长必来办公室坐镇。我把退休后的余老师请来烧开木当后勤保障,李站长没有反对,但只给课时补助。我把听课学习放在主导地位。把“填缺”放在第二位,把帮余老师放在课余时间。四年半里风雨无阻,奇怪的是我没生过一次病。我妈和旭芝从没对我说过一句怨言。四年半里技校里换了两任校长,为了减轻我的工作量,又从施工队调进几个实习指导教师。我的“实习指导”担子卸掉了,仍然当着“班主任”工作。学习、备课、教课、管理等事情我每天都在轻松、饱满的热情中渡过。四年半里我精力旺胜,无怨无悔。
我既然答应了李站长和徐农工程师,我就到技校学生中去调查他们学习《画法几何》课程时遇到的难点,和找到难点的解决方法,来修改我的教案。因为刊大的学生是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才,他们在自己的单位都有一定的位子,他们是为了求得一纸学历而来。我要用“一碗水、一桶水、一缸水”的熟语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思维模式。
河南分校组织一次各辅导站教师,去郑州工学院参加专业课的培训的话动。技校校长和李站长都支持我。我在郑州工学院与《工程制图》的编著者过敏教授见了面,聆听了她的讲授,讨论了教材中重点难点的讲解办法。受益匪浅。
地直班先开的课,《工程制图》由信阳师范学院基建处设计院的院长承担。第一天开始授课时,我和余师傅在一队食堂里吃的晚饭。返回辅导站刚刚把烧开的水灌满绿色的保温桶,把讲桌上为教师的茶水沏好。授课的院长就拎着装着课本和教案的手提包跨进教室,我们相互打了一个招呼。院长问我是否有教学用的木质三角板。辅导站真没有,可建筑技校有。我就把沏好的毛尖茶用双手递给他,说:“有。请院长等一会,歇歇喝口茶。我到对面三楼技校教研室里去拿。”
我从辅导站的三楼下到操场,从院东头越过整个院子,爬上技校的三楼,取了三角板又下三楼,穿院子上三楼,小跑歩的方式让汗水淌了满面。我把三角板递给院长时,发现院长手提包里放着一个芝麻烧饼。我直率地说:“院长,你先吃饭吧。我帮你画例图。咱们七点半上课到九点才能下课,你总不能饿着肚子上两节课。”
院长默默地、一丝不苟地在黑板上画滿了例图。学生陸续进了教室,看到院长认真画的例图和纤秀的仿宋字,个个赞不绝口。学生装满了教室(这里不能用全部到齐几个字,因为学生人数一直在減少。自动淗汰的原因我们从没调查过。)上课铃声响了。
院长中途没有休息,真是空着肚子完成了教学任务。我被他的精神所感动。
县属班的开课时间基本定在雨季、冬季建筑工地需要停工的时候集中半个月进行。第一节是《高等数学》,我坐在第一排中间的位置(可能是我的习惯,至今还保留着。)认真听讲。虽说我在地直班已经听过一遍,我知道要达到熟练掌握还欠火候。
九点半的时候,数学老师离开了教室。我擦完黑板回到中间的位置,等待徐农工程师的到来。李站长站在教室门口给我打了个招呼。我立马出了教室到了办公室。主管副局长很镇定的对我说,徐农因工出差了,今后他的《工程制图》由你赵老师顶替吧,课程表上的教师姓名也改成你的。”
我回到教室登上三尺讲台,开始了我的开场白:“同学们,你们都来自建筑行业的各部门。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一部分同志还是各县设计院的专业人员,建筑工程图纸你们一定看得懂。我还讲什么呢?“我拿起教材指着封面继续说,“这本教材里80%以上的内容是画法几何的理论推导。我就讲画法几何的重点,习题集里面的难点,分析期末考试的范围如何?”
教室里响起一阵鼓掌。在鼓掌声中我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立体的三个投影面,在每个面上分别标出H、v、w 三个字母,待教室平静了我接着讲,投影的理论必须从光线的假设开始,它的要点是九个字,长对正、宽相等、高平齐。”我一边讲一边画空中“点A”的三个投影面上的投影图。百人左右的教室里只有我的推理声和粉笔碰击黑板声。
万万没想到的是,期末考前辅导时,地直班的学生都不自觉地跑到县属班的教室里,最后我答应给他们增加几节押题辅导方才回班。
我有信心的是我的《工程制图》考试成绩是满分。第二学期公布成绩时果然是满分,可《数学》才得了86分的连自己都不满意的分数。
每学期期末考试排座位时、我就把自己的考号和姓名贴在进教室的头排第一个位,因为我自己也要检验一下自己的学习结果和能力。放在省派监考老师眼睛底下参加考试,要做一个真正的学生。20多门专业课里我任教的七门中都在九十分以上,一门是120分的满分,其余的都是八十分以上。我对自己的成绩是不太满意的。因为初中毕业的“学霸”没見了。1989年初拿到中专毕业证书的时候我就43週岁了。
这次首届(实际上只办了首届)毕业设计的指导任务,地区建设局管辖内各县直属的设计单位都充分发挥了积极作用。各设计院(所、室)的负责同志在辅导站的动员邀请会上都表示,认真指导。市内各零星单位的学员都安排在辅导站的大教堂里。我一边要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图纸”一边要辅导他们。
河南分校要求辅导站必须对毕业设计进行中途检查。我只能依三天走两个县的进程走完十个点。这半个月就把辅导站内的学生委托给信阳市(即现在的浉河区)设计院的张克理工程师。
这次毕业设计大检查,让我在全信阳地区建筑行业里认识了各县局的主管领导,与各设计单位的负责人成为了朋友。
四年半的艰辛,我获得了建设部远距离教育中心的“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赵仁”俩字刊印在全国建筑科普杂志《建筑知识》中表彰栏里。
四年半的努力,为我向上继续攀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年半的机遇,让我拜会了很多良师益友,为今后的工作生活增添了许多美好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