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栋哥,这里感觉说的不太赞成对整本书的提炼和概括纲要,而是强调通过阅读获取对自己有提升的具体实践,这个和得到推荐的每天听本书,20多分钟听完一本书是不是有些不和,你怎么看?
答:我自己的理解RIA的核心是以自己中心,不以书为中心。无论你看什么,听什么,最终对你的价值是什么?如果看了,听了没有形成思想和行动,其实作用不大。
概括,一般去掉了细节。实践,更多是具象化的信息,人听故事都比较有感觉,容易记住,容易投射到自己。
我自己觉得无论听书概括讲解,还是看实践案例,都是信息的表达形式。核心是能不能触发自己的思考,由思考来迭代自己的认知框架,由认知框架来改变自己的行为。
这本书,我看了一部分,很多地方还是翻着看的。每会意,不求甚解吧。书里面有些案例,例如说 高效能人士七个习惯的成功之处,在于有具体操作方式,我觉得说的比较好。例如说要以自己为主,不是以书为主,我也觉得比较好。但拿杜拉拉这个来举例,我就觉得不好。杜拉拉本身就是小说人物,是虚构的,我觉得参考意义不大,我更喜欢的经得起推敲的案例,类似双盲实验的案例,有数据,有分析,有推导,有观点。这样的案例我比较容易相信它是可行的。或者说概率上是讲的过去的。
得到的听书,我理解它本身是一个快速了解的书籍内容的简介,或者是框架的总结。如果对一个信息或者知识点感兴趣,还是要去购买书,自己看看是不是解读里面说的这样。以及最好做横向的主题阅读,看看其它作者是怎么看这个事情的,这个其实是交叉验证,类似我们平时做的同行检视或者代码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