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谁也没有等谁一辈子
终于求仁得仁
完全寂寞了”
看完《前任三》出来,脑袋里一直重复着亦舒曾经写过的这句话。
三个短句,把我对整部电影的最大嗟叹描绘得恰到好处。
电影用细腻的手法刻画了两个恋人赌气的过程,也是两个人走散的过程。
林佳和孟云骄傲不肯低头的样子,像极了每一对的在爱里棋逢对手的恋人。不像在实例悬殊的爱里,强手并不介意让掉两颗棋子。在旗鼓相当的爱里,让掉一颗棋,就可能导致满盘皆输,所以谁都不肯退让。
你不会说“对不起”,我不会说“没关系”,我们自以为,这既是尊严,也是对方爱自己的最后一道防线,
所以,为了“试探”,为了“尊严”,人们赔上了爱情。
朋友开玩笑说:“和前任一起看了这电影,说不定真的会复合。因为,就会了解,原来赌气导致了那么多误会,原来谁都不想说再见的。”
我说:“不一定。也许复合只是重蹈覆辙。兜兜转转,太爱的两个人还是会分开。”
仿佛像个定律,棋逢对手的人,终究会因为爱到极致而不得不放手。
而分别仿佛才是对爱最好的成全。
就像秋微说的:对生命而言,接纳才是最好的温柔,不论是接纳一个人的出现,还是,接纳一个人的从此不见。因为,不论承认与否,生命的底里是彻底的孤独,而爱的底里,则是回归孤独,接纳孤独,面对孤独,并且成全孤独。这些因爱而为的回归,接纳,面对和成全,是一个人,此生,能为他所挚爱,可能做到的,最好的事。“
所以,当孟云,林佳分别以扮成至尊宝和狂吃芒果的方式,在各自的时空里,以互不再见的决心道别时,那似乎成了整个故事最圆满的结局。
甚至不是亲口道别,只是默契地完成了一个仪式。
那个仪式,是当时他们互问:“如果有一天,你不要我了,怎么办?”时,默契形成的。
只是,走到最后,一切已经说不清始末。不知道为什么“你就不要我了”,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就不敢要你了”,反正,就是什么都不能要,不敢要,不想要。
唯一还剩的,就是那一句“我爱你。“
我一直相信,当一个人足够深爱,才会把脱口而出的一句话当作一场盛大的仪式;也只有当一个人足够深爱,才会在道别的时候独自完成这一场道别的仪式。
无需观众。
那样的仪式,不是为了告诉你:“你看,我多骄傲,我不要你了。”
那样的仪式,是为了放下所有骄傲解脱你,而解脱你,才是成全我自己的开始。
这样的结局,已是最好。
”我挺喜欢这部电影的。因为我越来越喜欢悲剧。“后来,我跟朋友说。
”为什么喜欢悲剧啊?“朋友不解。
”结局太过圆满,就不贴近灵魂了,因为不贴近现实。我很怕那种在结尾突然峰回路转,两人就和好如初的戏码。因为,现实中,很多故事并不会太曲折,很多的和好都不会如初。“
”电影越圆满,就越觉得伤感。“朋友哼起这个歌词,以作戏虐。
”对。就是这样。因为结局不圆满,所以可以给现实中人以清醒的慰藉。“我说。
电影情节会拍的很戏剧化,但故事本身会是万千人的缩影。
现实生活中,亦有人,也像孟云和林佳,以这样的心情道别过。也许没有扮成至尊宝,也许没有狂吃过敏物,但是当在完成道别仪式的过程中,那种状态,一定不亚于被人按压在地的无力感,和浑身起疹的痛痒感。
这就是悲剧的意义。这就是这部电影的意义。
根本就不在于让人复合,反而是让人清醒认识到爱后余生的彻底孤独与沉默。
它告诉你,世间大多的感情都是走向孤独的,而非圆满的。
它就是那么戏虐,你越是用心经营的,就越是让你失望;你越是拼命等候的,它就是越是消失无踪的;能给你多少快乐的,就敢给你多少痛楚。
你曾经用陪伴守候的感情,往后只能以不复相见来结尾,并且用孤独来成全。
因为,当人顾念爱的初衷时,就会明白,唯有孤独,可以躲过那些在骄傲里,在猜疑里,在博弈里的短兵相接。
我后来还忍不住在想:如果爱情就是这样,如此悲剧,人们还愿意爱吗?
一个人为爱走向圆满很容易,一个人为爱走向孤独却很艰难。
现代人那么抗拒孤独,又那么聪明,谁会平白无故地在爱里一腔孤勇,甚至愚勇。
但是,如果人生注定是彻头彻尾孤独的。
在你想要倾其所有地去爱一个人的时候,又有什么好怕的了?
像孟云,像林佳。
反正深爱过,反正走散了,反正没死掉。
反正,求仁得仁,完全寂寞了。
可是,那所谓的”爱一个人的美好“,和那为成全爱而回归的孤独,已然变成了此生最美好的礼物,当爱的人都最终离我们而去以后。
我很喜欢于文文唱的那一句:“我敢给就敢心碎。”
我想,这就是电影的意义了。关于破碎,成全,孤独,爱。
而非复合,圆满。
即便悲剧,却也还是让奋不顾身,残缺不全的爱显得美好。
人如果活了一辈子,也不知道全身心爱一个人,是什么滋味。
那样,连看电影或听歌的眼泪,都未免显得有点多余。
所以,如果在看完这部电影的时候,你会想起一个人,只是不动声色地。
就已经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