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有八篇作业,好沉重,慢慢移山。
阅读原文
《培训师成长实战手册》P17-18
找对人,做对事
不少HR和内训师抱怨 “企业业绩提升跟我没关系,但业绩下降就是培训没有做好,太不公平了!” 这个问题的确很普遍,究其原因,问题还是出在HR和内训师自己身上。因为我们没有提供培训对于业绩提升有帮助的证据,也没有证据显示业绩下降跟培训无关。如果不能主动提供证据,就只能被动承受结果。
其实,要想证明业绩下降是否与培训没有做好有关,只需要运用鱼骨图分析就可以得到答案,若要证明业绩上升是否跟培训相关,则需要提供更多证据。
重述原文知识
培训不管好坏都会被人骂,是这样吗?这个拆页给了一个很有趣的甩锅大法。
就是我们要做好对于证据的收集化,被动为主动。要证明业绩下降,与培训无关,其实很简单。
大脑不是复印机,不可能让学员瞬间学会,所以相比于学会的结果来说,过程更加重要,而这个甩锅大法就是让我们要把过程一步一步的做实。
除了参与率这些客观指标之外,还有一些方面我们可以主动作为。
书中讲到的关键是提供证据,也就是记录。
首先是培训内容与学员需求的匹配,我们需要去了解学员需求,并且进行与内容的匹配分析,证据就是我们分析形成的积累,我们是不是扎扎实实做到位了,我们是不是形成了一些明确的记录。
其次是学员培训后的运用,这个我们也需要来进行记录的。
这个书上并没有给出明确的方法,结合我拆书的经验,是需要去触发大家来形成A2,如果是系列培训的话,可以在下一次培训的时候跟大家把上次的A2再进行一次复盘,就能起效果。
这个方法是一个典型的逆向思维,对待培训的态度不应该是甩锅,只是说我们从如何不背锅这件事情上出发去考虑,如何能做得更好。
所以这还是一个帮助到我们更好的形成培训效果的方法。其实整本书的他都有一个适用的边界,就是作为培训师,我们是真心的希望帮助企业解决具体的问题。
反思过往经验
这个拆页触发了我一个思维上的短板。我经常在跟大家培训讲解的时候,以自我为中心。不会去关注,培训结束之后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个培训对于我们整个组织,对于我们这个集体,绩效影响是什么。
上个月专门去北京给业务部门进行了一次关于人工智能的培训。当时我犯了一个特别大的错误。我把人工智能所能够解决的问题和领域其实进行了一个拆解。
当中就讲到人工智能可以替代我们原先的一些重复性劳动,把这个点渲染的比较夸张,显示出人工智能比较厉害,希望推荐大家来进行使用。
这个就是非常明显的出现了培训内容与学员需求匹配的问题,参加培训的很多是我们的基层业务人员,他们就是长期在进行这种重复性活动。这样的培训,这样的内容在他们听来是非常刺耳的,这个不但不是他们的需求,反而是他们的痛点。
事实上,在培训结束之后,就有领导来跟我反映,业务部门对于人工智能这块的态度发生了转弯,从中立到比较抵制的这种感觉,我这次培训反而起到了一个负面效果,起到了一个业绩下降的情况。
这个确实让我也是有比较深刻的反思。我们讲的东西正确不正确,深刻不深刻,这个可能还是第二位的,第一位的是我们是不是拿出了符合对方需要,是不是符合对方当前需要的东西。
针对不同的人群,我们所需要表达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比如说给一些高管人员培训的话,他们就可能会比较接受这种长期的效应,而对相对基层人员培训的话,可能恰恰相反。
这点我也是深有体会,人工智能的优点这么多,干嘛就挑这点讲,我其实可以按照更加符合大家期望的,来准备来展开,这次真的搞砸了。
规划未来行动
下个月又有一场关于大数据技术的方面的培训。出发点也是对于整个公司的业绩的提升。我要运用到今天的这个方法来进行。
大数据是后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业务增长支撑点,这是客观的刚需,所以我们的培训需要形成一个有力的支撑,所以说这个也是为什么要在这方面加强的重要的原因。
我的目标是最终真的是能够形成业务部门的绩效表现的一个提高。
首先是内容与学员需求的匹配。有很多的业务人员并没有了解过大数据的思维方式。首先第一点我可以提供出相关一些思维方式的培训,给出一套路径和方法,可以关联到大数据应用,教大家自己来发掘。
因为大家都喜欢简单,不喜欢复杂,我可以多提供一些案例,多提供一些,大家可以随时去参考的典型场景,会更加容易形成行动。
其次是应用,这点很关键,我觉得必须要设立一个环节,一个工作坊,或者其他各种方式让大家运用方法对工作中场景进行挖掘,形成相关的应用落地,在课堂上就要进行完成。
这样事后才能更加容易形成共识,形成培训的闭环。
当然当中的过程要完整记录下来,都是甩锅的证据。既然培训投入了,付出了,最后一定是希望能得到一定的成绩的,所以说这个方法我也是非常希望今后能够经常来进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