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篇说到,卢梭自己没有孩子,爱弥儿是他假想出来的。
卢梭自己是在缺乏长辈悉心照料的环境下长大,他觉得不需要刻意养育,而是尊重天性,自然成长就好。
其他专家或业者也是一样。自己童年很苦而成人后还不错,就说受苦是历练。自己童年很苦而成人后不太行,就说童年阴影要不得。
或者师从不同的专家,多数情况就是照本全收,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形成各自派别。只有少数特别有见解或个性的会有不同。
比如荣格和阿德勒,这两位心理界泰斗,都是从佛洛依德阵营里面分出来的,因为见解不同,不相为谋。
还有为了传播或增加说服力,出于体系化自圆其说甚至是商业考虑,自觉不自觉会在自己学说里面自我证明和自我维护,与其他派别形成争论。
那么父母怎么办?处于商业洪流中的各式育儿观点,把人都给弄懵了。是照书养,还是照猪养。是生搬硬套还是任其发展。是听啥是啥,还是自己好好研究一把。
这里简单分享4个心态和做法:
1. 专家有专家的角度、立场和经历,不同说法不同结论很正常。矛盾不代表不正确,反而是从不同角度说了同一事情。多了解总是越来越清晰。
2. 每当看书或听专家,不挑剔不苛求,但凡有一点收获,就很值得。
我平时最喜欢阅读,主要是育儿心理方面。心得体会是,不论阅读、育儿,或者任何需要长期坚持的事业,认准了,干就完了。这个过程不论顺利或者坎坷,都是总体向好的。
3. 心态放平,各种方法,只要不偏激,值得尝试的,多尝试也无妨。对的就继续,不好的,改了再来,孩子其实很容易哄的。
这个过程中有大量调整的机会。而且父母认错改过,孩子是心领神会,照单全收的。
4. 几乎所有的理论或方法,都不能全部适合自己。
因为每件事情背后的原因,错综复杂。可能关系父母原生家庭、夫妻关系好坏、家庭氛围、亲子关系、孩子个性、孩子身体状况、孩子周围环境影响、媒体的影响、家庭教育,总之很多。
所以经常有人问我关于孩子这样子怎么办,我内心是拒绝的。因为三言两语去给人做建议,是极不负责任。我们完全还没弄懂全部原因甚至是主要原因,不太可能有针对性的。
5. 所以父母要亲自成为专家。有两个方面,一是学习别人的理论,二是充分了解自己和孩子。
别人的理论再对,只是一家之言,只是普遍原理,举的案例也只是别人的具体情况。我们不可能傻白甜似地对号入座,当真了。
聪明的做法当然是,借鉴别人的,结合自己的。
以上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