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什么
——读谢尔·希尔弗斯坦《爱心树》有感
我总是担心
我没有什么能够给你
尽管,我已经给了你很多;
我总是担心
我给你的不够多
尽管,我不能给你更多
不要问为什么
因为,不为什么
我是泥土,
你是我的花朵;
我是鲜花,
你是我的果
我是父母
你是我的孩子;
你是孩子,
我是你的父母
带上一届学生时,班级共读了《爱心树》。一位家长朋友写了留言给我:“我觉得我时而是书中的这棵树,时而是书中的小男孩。”
当初,我未结婚生子。在带孩子们读的时候,指向性地批评书中的小男孩只懂索取,指责他无穷无尽的欲望;也为树最后变为了树墩而感到悲伤。因而,我是把它解读为教育孩子们懂得感恩的思想品德材料了。
显然,我没有读出作品更多层次的涵义,也没有感受到作品的丰厚。如今我为人母了,更加懂得有一种爱是无条件的——这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就像我的父亲总是担心他不能给我什么,总为他帮不上我的忙而感到愧疚。他每次赶集都要去转转,买些东西给我尝尝。前一段时间听说榴莲炖鸡对产妇特别好,竟然一而再再而三地去买榴莲——小镇上没有,就去稍大点的邻镇买;邻镇也没有,就去县城买——他向邻镇的水果商贩们打听,而他们都说因为榴莲价格不菲又不太好保存,需求不大而风险高,就一般不会进榴莲的。买来了榴莲,他看着我吃了,才真正放心,仿佛了却了他的一桩心事。也像我与我的宝宝们——我总是担心他们,我也希望我能够给他们的成长提供更好的环境。我想给他们最好的东西。
因而,我现在与这位家长朋友的感受不谋而合——我们是树,也是小男孩——我们在给予爱,也在接收爱;我们在传承爱,也在感受爱。
这种爱,也在一代一代薪火相传,因而,我们总是能够感受到人性中闪亮的善良、纯真与美好。
《爱心树》的英文原文是The Giving Tree。
有的版本把The Giving Tree翻译为“给予树”。我觉得这比“爱心树”更为妥帖。因为,带有 ing的分词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并且会一直进行下去的意思。 Giving就表示一直都是处于“给”的状态。而“爱心”是名词,没有这样一种“一直都在给予”的感觉表达出来。
有的版本把The Giving Tree翻译为“感恩树”,这,大概是属于“意译”了。大概是这棵树给了小男孩很多,对小男孩有那么多的恩,翻译者也想提醒广大读者要懂得“感恩”。
还有的版本把The Giving Tree翻译为“奉献树”。 “奉献”,虽然有与“给予”有相同的“不求回报”的意思,但是,奉献更多的是强调“牺牲”,而给予是主动付出。我更倾向于“给予”的那一份自然而然,那一份朴实无华,不像“奉献”那么具有悲情色彩与沉重负荷。
当然,无论哪一种翻译,读这个故事,都会收到心灵的震撼。当然,能够读英语原文是最好的了。不同年龄段去读这个故事,也有不同的感悟。这,也是读书的真正目的与真正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