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作名: У войны не женское лицо
。。ISBN: 9787521717808
。。内容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有超过一百万女性参战。她们是15-30岁的年轻女孩,却担任起被视为“男人的岗位”的职责,她们是医生、狙击手、坦克手步兵、冲锋枪手……本书是一本二战时苏联女兵和女性医护人员等的回忆录。她们眼里的战争,为我们带来了一个全然不同的视角,也是从未有过的冲击和震撼。
阿列克谢耶维奇历经几十年,辗转在前苏联的辽阔大地上,亲访上千事件一线经历者,查阅各方文件资料,耗费心血整理而成的苏联口述史系列——这是普通人的生活史诗。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斯韦特兰娜·亚历山德罗夫娜·阿列克谢耶维奇
(Свeтлана Аляксандраўна Aлeксиeвич)
白俄罗斯作家,1948年生于乌克兰,后举家迁往白俄罗斯,毕业于明斯克大学新闻系。白俄罗斯记者、散文家。201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她是当代世界文坛极富影响力 的俄语写作女作家。她用与当事人访谈的方式写作纪实文学,记录了第二次世界大战、阿富汗战争、切尔诺贝利事故、苏联解体等重大事件。其作品首次集结为《阿列克谢耶维奇文集》:《战争中没有女性》《锌皮娃娃兵》《最后的见证者:101位在战争中失去童年的孩子》《切尔诺贝利的祭祷》及《二手时间》。
————————————————————————
译者简介
吕宁思
电视主持人和制作人、写作人和翻译人。现任凤凰卫视资讯台执行总编辑、副台长;南京大学客座教授、西华大学客座教授。著有《凤凰卫视新闻总监手记》《总编辑观天下》等。曾于三十年前首次翻译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战争中没有女性》。
。。精彩短评。。
#
战争中没有赢家,愿永远和平
#
每次看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书都是边看边哭
#
读得很痛苦的一本书。美丽的女孩可以不再以家庭作为梦想,为祖国牺牲自己,她们的故事无人知晓,好似她们不存在一样。战后她们说出战争中的真相,说出自己的爱情、生活、暴力、战争的恐怖、对敌人的同情、个人和家庭的巨大痛苦。
#
想起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战争太残酷了
#
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作品,口述史类的作品总是更能让人触碰到大历史下的纤细触角,在这本书里遇见的是二战苏联女兵。
印象深刻的是书里说,在幸存女兵的回忆里,战场上从来没有什么浪漫的英雄。她们所看到的,除了灭绝人性的纳粹德国军官,还有在敌占区强抢平民百姓口粮的游击队员,甚至是在柏林奸杀妇女的苏联红军战士。而她们自己,为了这场卫国的伟大战争,离开家人亲友,甚至牺牲自己的孩子传送情报。战争结束,她们受到的不是敬意,而是嘲讽,有人终身未嫁,有人亲手撕掉了自己所有的参军证明。
抛开宏大的历史叙事,这些女兵的情感告诉我,战争从来都不是由英雄故事组成的,战争永远都是无处不在的悲剧~
2018.07.10
#
记得小时看过一部露天电影叫《战争,让女人走开》,具体印象不深刻,电影内容很符合名字,意思就是战争这东西,属于男人游戏,女人只能做游戏创伤的抚慰者。但是在二战期间,尤其苏联时代,刚开始的大溃败以及在武装到牙齿第三帝国强大的攻击下,苏联兵力损失巨大外,加上洗脑教育焕发出来的爱国热情以及对人当神一样的崇拜,在保家卫国上,女人开始彻底走入战争,她们许多还是未成年的孩子,是初中生,从医生到护士,从伞兵到坦克兵甚至是重机枪手、狙击手等等,不仅走入一线作战与男人并肩作战,而且在后方,游击,后勤,扫雷等各个方面全面参与,成了不可缺少的力量。
这本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我是女兵,也是女人》,系阿列克谢耶维奇通过几十趟在俄罗斯广袤土地上的跋涉,五百多次采访,数百盒录音带,几千米长的磁带,通过文字,再次唤起那些远去真相,成了对希特勒,对斯大林的控诉。文笔实在谈不上多好,语言大白话居多,很少修饰,作为一部类似报告文学的东西,其给人的震撼力量恰恰在血淋淋的真实性,在读这本书时,感觉又一次再看电影《兵临城下》,电影里许多镜头通过文字再次跃上心海,沉浸在文字中我甚至祈祷让这些女兵活着开始新的生活,以至于我忘记了这是一本战争采访的报告文学,她们本就活了下来,正给我们活在和平年代的人讲述过去可怕的战争。
战争,也是一种生活,身临其境的人定会认识到为何“生活高于思想”,因为在死亡面前,人永远是孤独的,即使活着回来,灵魂也是受伤的,不仅低人伤害我们身体,更主要是我们自己人伤我们的心,祖国就是伟大的思想,是个谎言是个彻头彻尾的谎言,用理念和理想去偷换和替代生活本身,其实是冰冷之光。
《斯大林227号命令》:决不能后退一步!只要后退,就地枪决。列宁格勒年轻的男孩在泥泞的湿地里跪着,到处是水洼,戴着少了一条腿眼镜,哭泣不止,一再恳求不要杀他,诅咒发誓,说家里就剩下妈妈了。但还是被自己人执行了,一枪打在额头上。杀一儆百。苏联军官绝不能做俘虏,斯大林这样说的,他和自己亲生儿子也不认。1941年,被敌人包围,政治指导员宣读了一项命令,苏军没俘虏,只有叛徒,听完命令,都掏出了抢,指导员又下令说:“不许这样,孩子们,你们要活下去,你们还年轻”,说完他开枪自杀了。可是荷马笔下的特洛伊老国王,却把血脉之情看的高于国家之忠。
在死亡之间怎么生育?村子成了灰烬,没办法,治好在沼泽地草丛上生产。用体温烘干尿布,焐在怀里,温暖了再给孩子垫上。森林,沼泽地就是我们的家。一个孕妇怀揣着地雷……而她还等着自己的孩子降生……她热爱生活,她想活下去……她当然心里害怕。可她还是那样做了……她不是为了斯大林,而是为了自己的后代,为了孩子们的未来。
战争是个地狱没,没有那个姑娘会说她不热爱生活,不喜欢打扮,想死掉。“把我的腿给我,放我旁边”,受伤的战士只要还有意识,就绝不丢下他们的手臂或腿,就是死了,也要埋葬在一起。没几个人能得到像样的葬礼,更别说体面了,抬起他们,送到一片树林里,草草挖个坟坑,没棺材,没仪式,直接盖上土,阳光是那么强烈……
造孽!战争就是造孽。想从战争中洁身自好地走出来真是太难了。虔诚的基督徒战士不停说:“我不能啊,我不能杀生!”就是因为信教,他被送交军法审判,两天之后就被枪决了。男人之间扭在一起厮打,往死里整,砍杀不眨眼,直接把刺刀往嘴里捅,往眼睛里扎,往心脏和肚子上戳,拳打脚踢,卡对方喉咙,又是狂吼,又是惨叫,又是呻吟,颅骨崩裂的声音……在俘虏里好有个士兵,还是个小男孩,脸上的泪水都结冰了。我最害怕抬死人,微分掀开床单,死者正瞪着眼直勾勾看着……他们躺在田野上,阳光如此好,开着花,鸟群却啄着他们的眼睛,吃着他们的脸和手。法西斯飞行员飞的很低很低,追撵着每一个人。还有散发着甜丝丝味道的被烧焦的尸体。
有三分之一是死在手术台上的。缺战地医生和护士,更缺医疗物资,常常不得不用最原始办法截肢,没止疼药,没消毒液。一个受伤炮兵中尉去救他的几个卫生院都被德军打死了,一个只有芭蕾舞演员体重的女卫生指导员,不知哪里来的勇气,接着去救,她一边救人一边暗自想:只要不打后背就行,宁可让他们打我脑袋。可是枪声并未响起,德国人让她把人救了回去。就这么一个仅仅四十八公斤女战士,前后从炮火下救出了481个伤员,而每个伤员都七八十公斤重。
死神常常是不请自来,并非相约而至。在犹太人隔离区里,四周枪炮声不短,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却坐在一个长椅上亲吻。我的姐姐,抱着一尊圣象,直直地立着,像一根蜡烛,知道被法西斯的火焰吞噬。在法西斯的审讯室里,见识了“修指甲术”,把两只手卡在桌子上,用一种刑具把真插进指甲里,同时把所有指甲都插进钢针里,这比下地狱还痛苦。法西斯坦克突然开出,专门往孩子身上碾,一群孩子一个都不剩。
胜利把一切阴暗面遮盖了。皮带,新皮鞋汤,木胶黏冻,锯末煎饼,都是食品,饥肠辘辘是日野陪伴。头虱,体虱,阴虱,不能洗澡,周围都是男战友。吃树皮吃草根……也有战士提议,人肉也可以吃,这样都可以得救……开进德国,胜利屈指可数,在他们战壕里,有暖水瓶,还有热咖啡,饼干,白色床单,干净毛巾,甚至还有卫生纸……男人们这么多年没有女人,只有仇恨,头三天确实是大肆抢劫,但第四天再抢劫,可能受到军法追究。她赤身裸体躺着,被强奸过的德国女人,人不仅受尽了侮辱,连赤裸的尸体也不放过,发泄式侮辱,兽性再一次通过仇恨发泄在女人身上。不能和德国女人恋爱,恋爱就是叛国,就是投敌,胜利偷换了战争的历史。
爱,是战争中唯一的个人隐私。这爱不仅有父母之爱,兄弟之爱,姐妹之爱,亲友之爱,还有战争期间男女之爱,这是一种有纪律的爱,只有军官可以允许自己做那事,大头兵是不行的,有纪律,关键也可能没有合适的女人可做。他是第一个让我做了女人的,送我花,献殷勤,花言巧语……面对反正横竖都是一死突围战,夜里,三个女孩子到每一个男人身边都去,只要他还有能力,能做就做了,反正每个人准备赴死……却没想到活了下来,看到了胜利,她们勋章再多,还是被自己的同志认为是婊子,母狗。“解开你的内衣,给我看看你的胸脯吧……我还久没有见到我老婆了……”连初吻都没有的护士在惊愕,羞涩后,满足了弥留之际战士的愿望。
真没想到,法西斯的土地上,是良好的公路,宽敞的农舍,一盆盆鲜花,甚至谷仓都挂着优雅的窗帘。咖啡都倒在只在博物馆里才能看到的精致小巧杯中。无法理解,他们生活的这么好,为何要打仗。
少校父亲被关进劳改营十年了,与世隔绝,没有通信权利,生死未卜,少校突然冒出可怕的话语:我想保卫的是祖国,但我不想保卫革命的叛徒——斯大林。太可怕了,乌克兰大饥荒,蛤蟆,老鼠都吃光了,一个村庄死了一半人,为了活下去,偷了集体农庄马粪吃,热的不能放进嘴里,明明知道人不能吃。“你真傻,孩子,我爸爸是历史老师,他告诉我,总有一天,斯大林要为他的罪行负责……”斯大林不仅欺骗和恐吓、麻痹人民,还有所谓的理想信念蒙蔽整个国家。历史始终在等待善对恶的胜利,哪些熬过斯大林劳改营的,被侮辱,被蹂躏,即使伤痕累累,但还是取得了胜利,创造了奇迹,笑到了最后。
活着的哪些女兵,因为第一次穿裙子泪水忍不住哗哗流。家里除了爱,什么都没有,这种幸福感觉比房子本身更重要。别人从战场带回了战利品,但她却自豪的说我带回了一个丈夫,还有女儿。但最可悲的是,宣布新的阶级斗争其实是让整个国家继续生活在恐惧中,使人人委曲求全,她们的勇敢赢得的勋章,在胜利之日得来的不是掌声,而是猜忌,诽谤,侮辱,甚至清算,男人抛弃了他们,毫不掩饰,没一丝留恋。
荷马笔下特洛伊悲惨的命运在20世纪再次上演,惨无人道战争,灭绝人性的奥斯威辛集中营,六亲不认古拉格劳改营,这一切的发生,是一个谜,就和书中我们看到的,当时的德国民众比起欧洲其他国家来,对犹太人是最友善的,大多数是善良的,遵纪守法的人,在私生活里也从未想过去杀人。但是大屠杀却是在有组织,有秩序,有步骤的实施。人的道德性之所以被扼杀,原罪就在于非人化与现代官僚体系最本质最理性的密不可风结合,让人类在向民族国家以及民主国家转化过程中,社会功能失调,导致了道德本能的分崩离析,使得民众的道德归属感没有了基础,人性深处最不可捉摸的恶被激发出来了。
在一个猥琐的,一切罪孽可以被原谅甚至忘却的时代,再次重温阅读活着的她们记忆,哪些与男人并肩作战的故事,她们在战争期间不再是个女人,她们情窦初开,却没有爱情,即使有爱情,也没有鲜花,好多没了月经,没裙子可穿,亲手扼死自己的孩子,逼迫在森林或沼泽地生产,干瘪的乳房没了奶水,在这里,人的混乱,激情,卓越,不可理喻,从天堂到人间,从天使到野兽,原汁原味赤裸裸展现着痛苦是一种超高的温度。
文学不能取代生活,历史不能加工,否则将远离真相。
。。关注朋朋,遇见好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