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在战争中并不存在,它们是另外一个人种——阴阳两性人。
很多时候,人们总是用胜利的历史偷换了战争的历史,躲避在历史和事实的背后,用勋章和奖杯来填补战争的壮烈牺牲,用理想和信念替代了战争生活本身。在同一个人身上存在着两种真实:一种是被强行藏匿于地下的真实,还有一种是充满时代精神的整体真实,散发着报纸的气味。前一种真实,很难抵抗后一种庞大势力的冲击。于是,别人怎么评论,他们便怎么传播,像报纸上写的那些关于英雄和功勋的官样文章,用完美的榜样去教育年轻人。
但是,那仅是主流,总有一些人喜欢去挖掘,不喜欢标榜,总喜欢去发现真相和真实,不畏艰辛和权威,比如书的作者S·A·阿列克谢耶维奇,正是她,让我了解到女性从来不是战场上软弱、受欺凌、需保护的弱势力量,她们的内心也有着坚不可摧的力量,只是她们有着更加敏锐、感性的心。随着女性意识的觉醒,女性地位的提高,男女平等的诉求,这都不是虚无缥缈的幻想,这都是不久的未来必将实现的可能、必须。
此刻,让我聊一聊书中,二战时期奋战与苏联与德国战争的这群女性。
她们在战争的早期,无女装,着男装,剪长辫,留短发。年轻的她们胸中饱含这一腔热血,以参加战争、保护国家为荣,以贪生怕死、窝藏背后为耻。她们主动踏上战场,却被迫自行承担困难、残忍和血腥,被迫消化那些痛苦和泪水。战场上,没有泪水,只有血水,更没有青春。
她们从事着男人和女人的工作:工兵、狙击手、机枪手、高炮指挥员、通讯员、医生、护士、卫生指导员,更有幕后的游击队员、火车员……她们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救死扶伤,受尽敌人屈辱,也宁死不屈。有的被截肢,有的落下精神性疾病,有的日日夜夜饱受摧残,一辈子活在战争的阴影之中。这是战争,也是她们选择的生活。一百多人的战争,可能只有七八个人返回营地;煮好的一锅热粥和热汤,已经没人吃了……参加过战争的人回忆说,只需要三天时间,一个平民就可以变成军人。
在战争中,她们可以是叱咤战场的女战士,但同样也是正在发育长大的女孩子。她们依然有一颗少女一样的心。正是这样一颗善于发现美、懂得欣赏美、想要得到美的心,才让她们在污秽黑暗的战场中还能保留有一块心灵的净土。她们会为了采摘几朵紫罗兰,被多罚三次额外勤务;会为自愿站一整夜的岗,仅仅为了听听鸟鸣,回想从前安宁的生活;会反叛不羁地把上级发的背包改成裙子,把德国人的降落伞改成白色连衣裙,只为了欣赏片刻的仍存在的女性特征……她们在战场中是最美的、最光彩耀人的,在战场上度过了最好的年华。但战后,她们很快老了。
她们是女兵,也是女人。在最好的年纪里,最该邂逅的是爱情。很多人回忆战争,记的最多,讲的最明的,不是战争本身,而是战争中带给她们明亮的爱情。但古稀之年的她们还是羞涩的、害怕的、防守的,紧紧地揣着年轻时的禁果,只一点点地透露给你。用飞机载着丈夫的棺材回家乡,埋葬的不是丈夫,是爱情;到最前线千里寻夫,并肩作战;不被负责的野战妻子,为爱疯狂,却也从不苛责他人,独自抚养女儿成人;一个晚上,用一个月搜集的绷带缝制成婚纱礼服……战场上的爱情,没有今日和明日之说,它只发生在今天。谁都知道爱在此刻,她们只争朝夕,有浪漫,也有悲剧,你必须学会接受、妥协和珍惜。
这是战争中的她们,那是全民族的战争,但胜利之后的她们,却要面对另一场战争。有的,要与病魔、心魔抗争;有的,则需要与她们挽救回来的社会“斗争”,她们要警惕地守着底线,防止战后的怒气和诽谤,她们无法过着正常女性的生活,她们不懂生活常识,要重新学习,却又格格不入;她们的心理年龄老化,用老人的眼光看待生活;她们忘不了徒手搏击、刀刺白刃的残忍,也忘不了战后人们眼光中野兽般的绿光,那不是人的脸,那些都存在于她们的回忆之中,形成噩梦,折磨夜夜,久久难以释怀。承受苦难,是一门艺术。
被战争折磨,被迫风霜露宿、饥寒交迫,但她们依旧保持一颗悲悯仁慈的心。第一次杀敌的颤抖、迟疑、胆怯,杀后的震惊、悔恨、自责,面对俘虏的仁爱鼓励,对待德国小孩的怜悯爱抚,在坚韧的外表、坚硬的内心里,有一片柔软、容纳同情与真实人性的本色,没有丢失它,即没有丢失自我,没有改变作为女人的自然属性。很多时候,她们可以忍受痛苦、贫穷、残疾,失去挚爱,乃至心灵与肉体的双重摧残,却更不能忍受和不情愿去杀人。因为女人是带来生命的,是奉献人生的,她们长久地去孕育生命,去将这些生命抚养成人。即使未曾孕育,即使日后不必承担此任,但是自古代代延续的诫言和使命,让她们生而赋有一种光泽,生的光泽,而非死亡的诰命,也许这就是所谓的母性的光泽吧。
那些年代里战场上的女人,唯一认识的世界,就是战争的世界,而战场上的人,也是她们唯一认识的人。人,不可能有两颗心,一颗是为了恨,一颗是为了爱。每个人都只能有一颗心,而她们永远都在想的,是如何保护她们的这颗心,她们需要多强大的心灵力量,才能保持沉默,在日久方长里不让泪水从脸庞经过。
在光学上,有“采光性”的概念,说的是镜头采集捕获图像能力的强弱。女人的战争记忆就是按照自身情感张力和痛苦,而呈现的最强采光性能。女性的战争远比男性的战争要更加恐怖。男人们总是躲避在历史和事实的后面,战争对于男人是一种行动、理想冲突和各种利益的诱惑力,女人却总是被情感所掌握。
战争,在我看来,很多时候说到底就是一场谋杀。几个人的私欲,发动酿就了一场战争,却要数以万计的人,赴汤蹈火,去为他们的罪行买单,硬生生地给他们灌输一种伟大的思想,并以此为信仰,让男人、女人、小孩、老人,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付出难以忍受启齿的痛苦,而这归根到底,是一场侵略,一场反侵略,一场伪善的战争。作者S·A·阿列克谢耶维奇只是撕掉了这张面具,将事实的真相暴露出来。任何人都爱自己的祖国,毋庸置疑,但却不可以沦为权谋者的工具和武器。世间本无战争,又何必你争我夺,誓死方休!
战争终有胜利和失败,但并非胜利者永远是正确的,失败者永远是错误的。中国有句古话,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历史总是由胜利者编写的,但是辨别真相,明智明目的人,懂得,战争是双方的错,只是罪责有大有小,有轻有重。苏联红军打败德国法西斯,是正义的战争,是国际性的胜利,但是在德意志的土地上实施暴行,用同样禽兽的手法对待无辜的群众,同禽兽又有何区别?战争前期,不求战略,将自己大量的人民扛上战场,用骑兵对抗敌人的大炮飞机坦克,口口声声保证“我们的边缘固若金汤”,又却在战争的前几天几乎弹尽粮绝,用人肉堆积起来的边缘,又有何用?战争结束后,苏联红军将领士兵,被污蔑为间谍叛徒之人,成百上千,被批斗,被折磨,面对自己耗费心力保护的祖国同胞,又有谁仁慈地为他们考虑。因为,斯大林是正确的,也有时是错误的,总有一天,他也要为它的罪行买单。有时,你会怀疑,法西斯是不是变得越来越仁慈,红军战士是不是越来越可怕?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就像化学反应需要一定的条件。
很多人,参与战争,是为了消灭战争。
二战已经过去了很久,人们急于忘记过去,抹掉痕迹,是因为他们积累的大量见证有可能会成为一种罪责,往往会赔上自己的一生作为代价。记忆总是短暂的,人们创造历史,却活在眼前。即使我们从今天往回看过去,却不知道从何处去看。然而,那些战争中的女人、女兵,却都深深爱着她们的遭遇,因为那不仅仅是战争,也是她们的青春,她们的“初恋”。
感谢S·A·阿列克谢耶维奇给我们这样一个视角和思维,去思考女性,思考战争,去为他们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