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时候,有一个杞国人,整天担忧天地崩坠,自己到时候会因为无所寄托而死去,从而日日为此忧心忡忡,难以安生。
这便是“杞人忧天”这个故事的来源。
今天读起这个典故人们会笑其愚昧,但恐惧、忧虑自身死亡的心情,古今相较其实并无不同。
今年央视的3.15晚会,曝光了骗子们向老人推销保健品的种种手段和方法。
一个行骗业绩丰厚的销售员直白道:不在于产品的好坏,在于心理引导…..就算卖一泡狗屎,他也会甘愿去买!
武汉乐百龄生物科技公司的胡讲师说:商人就是赚钱,老人家再苦再穷他手上都有几千块钱,一个人赚两千,一百个赚多少,一赚就是二十万。老人家有一个共同特点,他怕死,怕死!
利用老人怕死的心理,骗子们遍布大街小巷的大行其骗;因为怕死的心理,又有多少老人为此一意孤行、倾囊而出。
哲人赛恩斯写到:怕死比死亡更可怕。
假如活着时每天都惴惴不安地担忧死亡,又怎么能好好地体味活着的乐趣呢?
2.
如同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一样,我们也无法逃避自己的消亡。因此,学会正确的面对死亡,应当是人生的必修课和必然正视的命题,早一些坦然面对,便能够早一日让我们以正确的心态从容生活。
长期以来中国的民间文化倾向于热烈的讨论养生,对死亡的话题避之唯恐不及。我始终认为谈论和正视生命的自然死亡,不应该是一件讳莫如深或者刻意回避的话题。因为有生就必然有死,如同有光必然有影,阴阳合一,化生万物。
生与死是人这一辈子的两极,从这一端走向另一端,无论富贵贫贱、将相布衣,虽生命体验迥然相异路途规划各有不同,但无一例外的,都会殊途同归在死亡的终点。
已故作家史铁生曾在思考死亡时写道:“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3.
能够看透生与死的必然和往复,便能够以豁然开朗的态度面对生命的自然存在与消亡。
《庄子•至乐》中有一则故事,古代的大哲学家、文学家兼生活家庄子的妻子死了,他的老朋友惠子听说后就前往吊唁,没想到却看到庄子在“方箕踞鼓盆而歌”。什么意思呢?就是庄子很不庄重的伸开两条腿坐在地上,一边拿个盆当鼓敲,一边唱歌。
惠子见状十分不满,你的妻子过世了,你非但不哭丧反而在这里唱歌,简直是太不像话了!(旁注:庄子没有情人、小妾,不是在为他老婆去世了,小三终于可以扶为正房了而欢欣鼓舞)
庄子回答道“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嗷嗷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好了,忽略上面的古文字。用我们的白话文说,他的意思就是,我老婆的生命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如同春夏秋冬的交替循环一样。她现在不过是离开肉体到宇宙的空间里休憩,明白了生命的循环本质,我就不会在这嚎啕大哭了。
正因为庄子对生死的通达,所以他才会在人生哲学上提出“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的观点。而后世周文王的老师、道家的先驱鬻熊也曾提出过“随生随死”“往来相接”的观点,继承和阐释了庄子的这一观点。
如今,这一点观点又被我欣然采纳,心有所悟,哈哈!
4.
人从呱呱落地的那一刻,即是生命初始的第一天,同时也是走向死亡的第一天,人不断成长的过程其实也是不断走向生命终点的过程。
生与死,不过是两种相对的、不同形式的存在和转换,是此一种的结束亦是彼一种的新生。
《大佛顶首楞严经》中说:“始终相成,生灭相继,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未有休息” 。
佛教将死亡称作往生,是因为佛教将生死看做四季更迭,生或灭都不过是循回往复的自然现象,无须惧怕,但持安然。
列子曾曰“生不知死,死不知生;来不知去,去不知来;坏与不坏,何容心哉?”
用现代白话说,就是活着不知道死了的事情,所以好坏都不要放在心里。
对自己不知道不确定的事情就不要再揣测不安了。
与其担心没了后下地狱或不知去向,不如活着的时候多做点好事利人利己。
实践证明,做善事利于心安。
心安了,神定了,自然对身体好。
持善修心,可比吃保健品管用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