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学好一门外语
前两天和朋友一起去买手机壳,偶然遇见了一个外国大叔,他大概是趁晚上的时间来挑给家人的礼物。比划着告诉老板自己想要的型号。
老板不懂英语,他便委托我们作简单的翻译。朋友顺口问了句:你从哪里来,他回答说约旦。
瞬间觉得自己的某个神经好像被点燃了,很兴奋的用阿语和他问了好。突然在异国听见母语,这位大叔看上去也很惊喜,连连问了我在哪里学习的阿拉伯语,学了多久.他说在中国学习阿拉伯语的人非常少,难得今天遇见我,非常开心。
大叔后来没有选到合适的礼物,便向我道谢离开了。我那种激动的心情,却远远没有平复。
从学生时代,我对于语言就有一种执念,上大学的时候专业就是阿拉伯语,大一痴迷于动漫尝试学习日语,大二的时候辅修上了德语课。当然,这些都只是浅显的学习,最多只能够让我懂一些日常对话,但是每当我接触一种新文字,开口说一种新语言的时候,心里总会有一种异常的满足。
这种满足,源自于你看动漫的时候,重复的模糊听见一个词语,后来在系统学习时的恍然大悟;在于拿到一本新书,一开始什么也不懂,好像看天书一样,两周的学习之后,发现自己已经可以领悟到一个完整句子的意思;在于当你作为异乡人,却在国外机场、街道上面看见可以识别的文字时,来自内心的小小骄傲。
到底什么时候,我真正对于外语开始感兴趣的呢?
小学时期的我,英语成绩好全靠我家老母亲拿着皮鞭监督,虽然的确在后来考试里面验证了她高压政策的有效性,但是对于年幼的我,每天背不完单词不能睡觉确乎不是什么美好回忆。心中对于英语学习还是深恶痛绝的。
直到后来初中分了班,我有幸靠之前高压政策得来的高分分去了外教班,那是我第一次见到真正的外国人。
在我家乡的小城市里面,也许全部的外国人加起来也不超过5个,所以当我发现用我之前学到的浅显英语能够和他们结结巴巴的交谈的时候,一下子就觉得超级兴奋。感觉自己找到了学习英语的真谛,那是我第一次觉得之前苦没有白吃。
整个初中期间,我是我们班级里上外教课最积极的一个,外教老师举办的所有活动我都会积极响应,在她的指引下,我第一次看了没有汉语字幕的电影,第一次了解到外国有这么多和中国不一样的习俗,第一次参加了圣诞节的派对。
这样的经历也为后来我的外语学习打下了基础,即使上高中大学的时候,英语变得没有这么有趣了,我还是沉浸在过去的那种神奇的感觉里,让它带着我往前走。
大学时期,我选择了阿拉伯语作为我的专业,在这四年的时间里面,我了解到的,也不仅限于外语的规则和词汇,更多的是异于我们生活常识的风俗习惯,思考方式。
如果把我们平时生活的环境比作一个房子,房子外面是一个全然陌生的世界,我们不知道外面都有些什么,所以也不敢随便走出自己生活的房子。
当我们开始学习外语的时候,就好像给这座屋子开了一扇窗户,你的外语水平越来越高,窗户越开越大,渐渐的,透过它你看见了外面陌生的事物,新奇的想法,眼界和思想也就变得越来越开阔了。
到了这个时候,你开始有勇气走出自己的屋子,去做那些原来根本不敢想的事情。
外语给了我们一种底气,让我们觉得有了这种工具,其实那些陌生的地方也没有那么可怕。慢慢的,当你去过的地方越来越多,见过的事情越来越多,你会觉得其实很多事情也不过就是这么一回事罢了。
现在的我,还在龟行于外语学习的路上,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