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一回说到,那一僧一道送石头入世经历之后,又不知过了几世几劫,有个空空道人经过大荒山青埂峰,见一大石上“字迹分明,编述历历”,就迅速地把全文100多万字读了一遍(真的读得好快),见“上面虽有些指奸责佞贬恶诛邪之语,亦非伤时骂世之旨;及至君仁臣良父慈子孝,凡伦常所关之处,皆是称功颂德,眷眷无穷,实非别书之可比。虽其中大旨谈情,亦不过实录其事。。。。”于是答应将这段故事带到尘世,“问世传奇”。
看红楼,要学空空道人的ZZ敏感性啊。空同志懂得,可以“有些指奸责佞贬恶诛邪之语”,但不能有“伤时骂世之旨”。这是政治底线。而且,这书还是唱响主旋律、宣传正能量的:“及至君仁臣良父慈子孝,凡伦常所关之处,皆是称功颂德,眷眷无穷,实非别书之可比”。于是就答应传世了。
我等小民中的小民、微尘中的微尘、蝼蚁中的蝼蚁,于国事天下事完全没有任何影响,但我们的眼睛还是有点雪亮的。你瞧,空空道人虽然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ZZ敏感性,亲自通读并认真审阅了该书,才让它传世,可后世的我们,还是像韦小宝发现《四十二章经》书页里夹着的地图、游坦之发现《易筋经》书页暗藏的练功图形一样,读出了很多书上的字没写的内容。
哦,今天这篇文章没有什么特别的看法,只是想回温一下红楼里这些纯洁的哥儿姐儿们写的最正式的颂圣诗。
就是在第十八回元妃省亲的时候。现场游览完毕大观园之后,为了“不负斯景”,给景观增加人文元素,元妃领导自己先写了一首诗,然后让姐妹们各写一首。对自己曾教过认字读书的宝玉,更是格外重视,让他一个人写四首。
众所周知,《红楼梦》最了不起的地方之一,就是让每个人写的诗都无比符合其性格、特色、水平和命运。海棠诗、菊花诗、柳絮词、螃蟹咏,以及香菱学诗等等等等的情节都可以证明。颂圣诗也不例外。
先看元妃写的:
(元妃)于是先题一绝云:
衔山抱水建来精,多少工夫筑始成。天上人间诸景备,芳园应赐大观名。
写毕,向诸姊妹笑道:“我素乏捷才,且不长于吟咏,妹辈素所深知。今夜聊以塞责,不负斯景而已。。。。。妹辈亦各题一匾一诗,。。。。不可因我微才所缚。且喜宝玉竟知题咏,。。。。‘潇湘馆’,‘蘅芜苑’二处,我所极爱,次之‘怡红院’,‘浣葛山庄’。。。。如今再各赋五言律一首,使我当面试过,方不负我自幼教授之苦心。”
元妃这诗很有水平啊,符合领导身份。虽然文采确实一般,但领导该讲的话都有了。一句“衔山抱水建来精”,对大观园建筑工作的水平给予了明确的肯定。二句“多少工夫筑始成”,对广大参与人员的用心和投入明确提出表扬。三句“天上人间诸景备”是从大处着眼,视角恢宏、大气磅礴啊。第四句“芳园应赐大观名”是当仁不让地定调:这地儿以后就叫“大观园”吧。
其他姐妹的参赛作品分别如下(评论见括号里):
旷性怡情 匾额 迎春
园成景备特精奇,奉命羞题额旷怡。谁信世间有此境,游来宁不畅神思?
(迎春这首,发挥了她的正常水平。她本来就不太自信,确实有点“羞”。“特精奇”一词不那么风雅,符合迎春水平:她就是个老实人,不是个很雅、很小资的人)
万象争辉 匾额 探春
名园筑出势巍巍,奉命何惭学浅微。精妙一时言不出,果然万物生光辉。
(探春这首完全没发挥出她的正常水平。什么“精妙一时言不出”,简直有点刘姥姥之风。“果然万物有光辉”,这句。。。。也有点刘姥姥之风。总之看得出她没走心。可能因为士气不高,知道自己反正没希望得第一第二、没可能出风头,所以没有斗志。前面说了,迎、探、惜三人之中,要算探春又出于姊妹之上,然自忖亦难与薛林争衡,只得勉强随众塞责而已。)
文章造化 匾额 惜春
山水横拖千里外,楼台高起五云中。园修日月光辉里,景夺文章造化功。
(惜春这首不能说写得多好,但是就她而言,已算超常发挥,超出正常水平。前两句铺陈且对仗较工整,后两句不仅对仗,而且有点神采、有点文采、有点气度。可能因为惜春有佛心,不贪得胜。考试不紧张,反而考得好。这首诗虽然赞美了大观园,但颂圣成分不明显,符合惜春孤介的性格)
文采风流 匾额 李纨
秀水明山抱复回,风流文采胜蓬莱。绿裁歌扇迷芳草,红衬湘裙舞落梅。
珠玉自应传盛世,神仙何幸下瑶台。名园一自邀游赏,未许凡人到此来。
(李执这首也是正常水平吧。文采很一般,颔堆砌明显。看得出她态度很认真、也用心了,写得比前三个人长一倍嘛。内容也比前面三个小姑子讲政治多了。出现了“盛世”二字,并且以“神仙何幸下瑶台”直接拍领导马屁)
凝晖钟瑞 匾额 薛宝钗
芳园筑向帝城西,华日祥云笼罩奇。高柳喜迁莺出谷,修篁时待凤来仪。
文风已著宸游夕,孝化应隆归省时。睿藻仙才盈彩笔,自惭何敢再为辞。
(宝钗的水平,那是不用说了,感觉她这诗跟士大夫们的奉制诗相比一点也不差。八句里,除了前二句赞园子,还是用“祥云”这种正合皇家审美标准的角度,后六句都是赞皇上和娘娘两位领导,而且人家赞得高雅、赞得有高度。赞娘娘领导用的是“喜迁莺出谷”“时待凤来仪”,且既赞美了领导的身份,又表明了自己“时待”的态度。这比李纨的“神仙下瑶台”高多了吧。颈联更是指出,这场省亲的盛世盛事之所以能实现,都是因为皇上的政策好啊!!!果然高手。)
世外仙源匾额 林黛玉
名园筑何处,仙境别红尘。借得山川秀,添来景物新。
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
(就诗而言,我觉得这首显然最好。满目豪华、滔滔谀词之后,看到这首明显眼前一亮,顿觉清新极了。清新,清新,还是清新。以黛玉的政策水平,她也知道应该有政治高度,但以她的性格,显然这方面不是自己愿意的,所以末两句略提了提。)
有凤来仪 臣宝玉谨题
秀玉初成实,堪宜待凤凰。竿竿青欲滴,个个绿生凉。
迸砌妨阶水,穿帘碍鼎香。莫摇清碎影,好梦昼初长。
(这首是写潇湘馆的。个人感觉是用了些心,但似乎太实,那种朦胧的诗意不足。)
蘅芷清芬
蘅芜满净苑,萝薜助芬芳。软衬三春草,柔拖一缕香。
轻烟迷曲径,冷翠滴回廊。谁谓池塘曲,谢家幽梦长。
(这首是写蘅芜院的,感觉中规中矩,较为端正,无功无过)
怡红快绿
深庭长日静,两两出婵娟。绿蜡春犹卷,红妆夜未眠。
凭栏垂绛袖,倚石护青烟。对立东风里,主人应解怜。
(这首是写怡红院的。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宝钗教过的颔联,反正我觉得宝玉自己做的三首里,这首最好。很流畅,不堆砌,音律也合谐)
杏帘在望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自然黛玉当枪手写的这首,比宝玉前三首都好。清新自然,秀美宜人。难得是在黛玉出手的文里比较阳光的一篇。最后,当然,做为颂圣诗,也很生生硬地加上了“盛世”这两句。讲真,这种颂圣文,前面部分黛钗通常是一个清新,一个端庄,不相上下,但一到要直接颂的关键时刻,黛玉立刻被宝钗比下去了,文采是这样,角度是这样,政治高度也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