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看到罗胖强烈推荐吴军老师的《智能时代》一书,没想到手慢,第一批售罄,在宣传语中提到,智能时代,大量工作岗位将消失,被智能机器所取代,而只有2%的人能够完成跨越,让我心中一惊,在15亿的国人中,我们有多少人能成为那2%、3000万人中的一员呢?前几天出差的时候收到了这本书,本周末迫不及待的读完,今天推荐给大家。
简介
作者吴军,2002年加入谷歌,为谷歌中、日、韩搜索算法发明人;2010年加盟腾讯,出任负责搜索和搜索广告的副总裁;2012年-2014年回到骨骼,领导计算机自动问答项目;2014年,在硅谷创办丰元资本风险投资。如果说凯文凯利的《必然》是告诉你未来的样子,那本书则告诉你怎样参与未来以及错过它的后果。本书前两章为数据的相关分析,并表达大数据与机器智能的关系;第三章为思维革命,新的时代下全新思维方式搭建;后面四章为大数据与现有商业和智能产业的结合,未来智能产业化和社会。
感受
在看《智能时代》这本书之前,我很明显的感觉到人工智能几乎每天被圈内人提及,5月份滴滴创始人程维甚至断言,互联网时代上半场已结束,下半场属于人工智能,但也只剩下20年。同时,今年3月15日阿尔法狗以4:1的成绩战胜了围棋顶尖高手李世石,引起业类的震惊,行业老兵李开复博士甚至之前断言阿法尔狗不可能赢。虽早已觉得会有这一天,但没想到到来的如此之快,2016年注定是人工智能的元年,而今年一月人工智能奠基人明斯基去世,距离他提出人工智能概念正好已过去60年。
似乎每隔几百年,时代总会发生一次大的变革,而这个变革的时间如今被缩减到几十年,同时每次大的变革都将重新定义的人的价值。比如之前蒸汽机带来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电器化带来的第二次工业革命,计算机带来的信息革命,对于我们这些后人来说是这都是巨大的福祉,但对于变革的那代人来说仿佛都是一条鸿沟,而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够跨越过去。当蒸汽汽锤发明之后,铁匠的儿子可以成为办公室的白领,但你可想过老铁匠的叹息?当谷歌的自动驾驶汽车已经跑了数百万公里,我们拍手叫好称赞科技的伟大之时,可曾想到当自动驾驶汽车普及之后,相关产业一定井喷,而老司机交出钥匙的那一刻是多么的落寞。
在传统机械化的思维里,世界变化的规律是确定的,这个规律是可以被用简单的公式和语言描述清楚的,并且可以用于应用到各种未知领域。但由于世界有太多的不确定性,于是我们看到诸多科学理论中,都用了假设一词,而诸多结论都是根据确定的假设去得出。
可是在信息量井喷的如今,我们发现诸多因果关系的公式并不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了,而通过海量的相关性数据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获取到答案。这也就是为何互联网公司在不盈利的情况下,会取代如此高的估值,因为掌握了大数据,相比工业时代被资本所驱动,智能时代会被数据所驱动,因为大数据正是智能时代的根基。
在很久之前,人类遇到问题会去问一下智者,答疑解惑,相信他人能够给予自己答案;后来发现其实真正了解我们的是自己,正如佛教里所提的观自在,就是观照自在之境界,多看看自己内心;而如今其实越来越发现大数据比我们更了解自己。本书中提到一个例子,一个线上超市,分析怀孕顾客的行为,发现在不同时期购物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根据数据分析,一旦确认某顾客怀孕,就可以给其推送后续一系列商品的优惠券,锁定消费的同时极大提高转化。同时根据收获地址,可以分析这个家庭多名成员的购买商品,来判断其消费能力,推送最适合价格的商品。
正如福特曾说,在汽车出来之前,人们想要的只是更快更安全的马车,而没有意识到真正需要的是更快更安全的出行方式。很多时候,我们真的不知道自己心中所想,而数据却能知道。关于广告投放而言,我们都能想到在照相机相关网站上放照相机的广告,而数据却告诉我们,在视频网站上方零食的广告,在咖啡评论和销售的网站上放信用卡和房贷广告,在女装网站上放男装的广告有极大的转化,这些可真的是此前没办法想到的。
阿尔法狗战胜李世石,智能机器的强大一度引起了人类的恐慌,如同一些美国大片中的场景,会不会有一天机器人控制了人类,其实这点可以完全放心,未来一定是人的时代,正如阿尔法狗虽然战胜李世石,但其实机器在完成任务的同时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但这个世界将被制作操控智能机器的人所控制,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如同当下被资本控制一样。并且我们真正需要担心的是,此前时代的变革虽然改变了工作属性,但总会出现新的工作机会,大量的机器、计算机需要人去操控;但这次智能时代的变革,所谓需要智力的工作也在消失,只需要极少数的人就能操控智能机器,而这些智能机器可以操控更多的普通机器,或者这些智能机器本身已经可以完成工作,无需大量人员的辅助。
其实时代正如上文所说,时代的每次变革都是极为残酷的,但最先享受变革收益的,除了产业变革相关人员之外,还有善于利用新技术之人,对于部分人来说,可能反而更是一个机会!改变思想,积极拥抱变化,希望你我能成为其中之一。
每周跟大家分享交流一本书
欢迎推荐书籍给我
作者孙凌,每周读一本书